小麦覆陇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周日小满。

小满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节气里,我国北方地区的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沃野无垠,丰收在望。

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生命正处于一种待熟的状态。胎儿在腹,籽粒在壳,一切都充满着动人的期待。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大唐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每当这样的时节,都会让人想起它。

麦子是一种生命周期最长的农作物,它从头年的深秋被播下,到第二年的初夏才能成熟,要历经漫长的四季。都说麦面馍馍好吃,能做馍馍的面料很多,而唯有麦面做出来的被叫作细面馍、好面馍,而其他的则都是粗面馍、杂面馍。

麦面馍的好口感,应归功于麦子生长期的漫长,历经了差不多整整一年的积淀。四季里,小小的一粒麦子,热土里发芽,秋霜里长叶,冬雪里覆盖,春风里拔节,夏风里抽穗、灌浆。在城里人从超市拎一袋面回家的时候,一粒麦子已穿越了四季,经过了碾磨,走过了千山万水,而当它在变成人们口中美味的面食前,还要历经开水里蒸煮、热油里煎炸等等的“九九八十一难”。就这样,一粒麦子,历劫一样,到这才算完成它一生的使命。

麦子是一种高贵的植物,在黄淮小麦主产区,面食是每一个家庭的主食,小麦犹如他们的衣食父母,由不得人不爱惜,由不得人不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神仙,不能靠喝西北风活着。尽管我们现在可以上高天下深海了,但最终我们还是得靠大地上的植物存活。植物喂养了我们,我们敬重每一棵庄稼的努力生长,犹如我们敬重每一个粮食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人类劳动参与。

当我们能明白这一点,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可能就会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了。

小满,一个可敬的日子,一个可爱的节气。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