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小跟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都说父爱如山,而父亲给予我的爱,却如小溪流水般轻柔地流淌在我的心里,然后又从我的身上流到了我女儿身上。

每天晚上,一吃完晚饭,父亲就会对着我的小女儿喊上一声:“走,出去玩了哟!”“好嘞!”小女儿就会立马应和着,然后像球一样骨碌一下子从沙发上滚下去,笑呵呵地跟着父亲出门了。父亲喜欢把手背在背后慢悠悠地走着,小女儿也会把故意学着他的样子把小手背在背后嘻嘻哈哈地走着,十足的一个小跟班。

其实,儿时的我也是父亲的小跟班,基于对父亲的喜爱,甚至还经常喜欢说一句口头禅:“我是我爸生的!”

记忆中,父亲除了给我买吃的、穿的、带我玩以外,一句批评重的话都舍不得对我说,而一向苛刻严厉的母亲总是会指责我这不对、那不对,这不同意、那不同意的。一对比,父亲自然就如天使一般温柔地存在我的心里。小时候,每当别人逗问年幼的我:“你是谁生的呀?”我都会立马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我爸生的!”无知而又可笑的童言童语常常惹得旁边的大人们哈哈大笑,同时也让母亲哭笑不得。因为这句话,母亲还一直吃醋很多年呢!

母亲常说,小时候我就是父亲的小跟班,只要父亲去那里我就会跟着去那里。

记得那时,父亲是一名泥瓦匠,经常会给村里的邻居建房子。那时给别人家建房子除了有工钱外,还管饭吃,厚脸皮的我就会不管不顾地跟着父亲,美其名曰是去看父亲做工,其实是想跟他蹭饭吃。如果遇上他去赶集了,我就会首先跑在赶集的路边早早地等着他。途中走累了,我就抱着父亲的大腿说:“我累了,走不动啦!”父亲就立马把我举过头顶,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我就欢天喜地骑着我的“马儿”趾高气扬地走在拥挤的市场上。

总之,只要跟着父亲,我就是那个随时可以骑马、可以背、可以出门不带腿的小跟班,也是那个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被他竭尽所能“富养了”的大女儿。

现在父亲的小跟班变成了我的小女儿。每天上午小女儿就会跟着父亲一起去买菜,走不动了就抱着他的大腿撒娇说:“外公,我走不动了!”无可奈何的父亲又只好像小时候举我一样把小女儿顶在头顶上,让她“骑马马”。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小女儿也会缠着父亲买。母亲批评他总是溺爱孩子,他会笑眯眯地摸着小女儿的头一脸宠溺地回答:“她非要买嘛,我拿她没办法!”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隔辈亲。可是正如网络上有一句话这样说:哪有什么隔辈亲,只是父母看到了你的孩子,就像看到小时候的你,把对你的爱又一遍地加在了你的孩子身上而已。

每天晚上,父亲都会带着小女儿出去散步遛弯,一老一少一前一后的温馨场面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一幅画。岁月在变,小跟班的人在变,父亲的爱却从未改变,甚至在时间的酝酿中,变得越发浓烈、深厚和悠远了。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