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小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知为何,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那么一处小院,一处安静的、迷离的,犹如梦境般的院子。记忆里,这院子也总是处在夏天。

这院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位于东西向的油河的主流和支流形成的三叉处,前后均是油河,右边是高高的油河堤坝,堤上高大的树遮天蔽日,稠密的荒草此起彼伏,左边依着一条两米见方的南北路,门口不远处的油河上建有方圆几公里比较有规模的水闸。

没有贴着禁止入内的字样,这院子自有的威严,让人不敢擅入。

我忘记我们是怎么进入这院子的,这是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青砖灰瓦,进门处是一进门楼,再进去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坐北朝南的大三间堂屋,左右各有一间耳房,耳房各自开小门,内中山墙上还各有小门与主房相通。从外看去,正房就是一排五间,齐整整迤逦开来。东西方向各有厢房,可能是两开间的也可能是三开间的,应该是三开间吧,相对肃立。

院子中间是青砖铺就的十字甬道,把院子分成四块,靠南的两块是砖砌的镂空花坛,花坛里花木扶疏,芭蕉碧绿绵长的叶片松散无力地垂着,一人高的棕榈树树干裹着厚厚的棕毛,上方长满手掌形状分裂开来的扇子形叶子,还有玉兰、紫薇以及花坛里开着的红的、黄的、粉的小花……

东南角的花坛边有一个压水井,出水处正下方是水泥砌就的一个小水池。

靠近堂屋的两侧空地,一边搭了一个架子,架上爬着紫藤和葡萄,下面是一个石桌子,四个石凳。

另一边靠近门口放着一口大缸,缸里种着荷花,滚圆的叶子罩满了缸口,一茎小荷幽幽地伸出来。

空气浮在院子里,染上了绿色,连静寂的蝉声都渺远了。

这院子好像从来没有人,草木静静地生长、虫鸟自在地来去,亘古如是。

房间里都空空的,目之所及的简单的几件家具洁净、整齐,闯进这院子里的我们也一下子拘束起来,噤若寒蝉,蹑手蹑脚地东看看西瞅瞅,不敢靠近。

这院子、这花木、这里的空气,甚至是偶尔摇动树叶的风都不免让人心生敬畏。

院子里各种花草的味道在阳光的照射下氤氲开来,蜘蛛在结它的网、蜗牛在爬它的树、蚂蚁在觅它的食,阳光下一串串的青葡萄晶莹剔透,偶尔经过的风吹下一片叶子落在地上,都有声响。

我没见过这院子的主人,但我想他该是多么的安适,亦是多么的寂寞,守着这一院子的盛景,一院子兀自竞相的生命,寒来暑往,春花秋月,是清净自在,也可能是寂寞帘栊。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院子于我更多的是一种幻境了,它出现在我的梦里,出现在我白日无由的遐想中。

我渴慕这方院子,渴慕这份幽深与清静,渴望置身草木与流光的变换中,静静地看花开花落,斗转星移。

所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大概就是这样吧!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