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清秋天,是自寒露时节开始的。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在北方,这个时节农村正忙着种麦,农谚云: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小的时候可没少帮父母干这些活儿。秋种期间,犁地不需要什么过硬的本领,但用耧斗播种却是个技术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基本上还是用牛耕种。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播种小麦时的分工:父亲摇耧,这是个技术活;母亲运送麦种,这是个体力活;我在前面牵牛引路,这是个轻巧活。说是轻巧活,实际上却需要全神贯注引领牛走直道,不然一愣神的功夫,牛走歪了,后面麦垄跑偏,父亲便能很快觉察到,免不了一番呵斥,而母亲则谆谆教训道,二娃子,这干农活可跟平时学习一个样,走不得一点神啊。
当然,寒露时节,可不止繁忙,闲暇之余,也有许多赏心悦目的事情可做。
比如,可赏枫叶。“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就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走到街上远远地看看叶子就算了,需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村子东边有一处晾晒场地,尽头便有一片枫树林。那时的我还不懂得欣赏枫叶的美,只是因为大我一岁的玩伴虹喜欢枫叶,我也跟着喜欢了。我时常到这里帮她捡拾许多漂亮的红叶,夹在书页里。我更喜欢的是在枫林中发呆,或者默默地凝望,凝望天上的那一群鸿雁,它们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列队,南飞。我在心里一遍遍地想:大雁,大雁,你们要飞到哪里去,你们难道飞不累吗?
还可赏花。虽然已渐至深秋,但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菊花是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母亲尽管是一个农村妇女,但长期的农事劳动,让她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她会在寒露时节,抽空摘取许多的菊花晾晒起来,细心保存,并适时地取出一些泡茶,供我们一家人喝。然而那时的我可不懂得菊花茶的养生功效,直到现在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其实,最妙的是秋钓。秋钓边,醉江蟹。产蟹地区,多在江南,在北方,估计只能享受钓鱼的乐趣了。寒露时节,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来,就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家乡有一条叫黄龙沟的小河,属于古老涡河的一个小支流。我家就住在黄龙沟的近旁,每到这个时节,嘴馋了,便会掘些蚯蚓,拿出自制的渔竿,到小河边去钓鱼。只不过所钓的大多是鲫鱼,偶尔也会有几条鲤鱼和噘嘴鱼。可我那时始终不明白,每回钓来的大点的鱼,都会被母亲送给左邻右舍,只留下那些小的。但经过母亲的巧手烹炸,吃在嘴里却和大鱼一样的鲜香,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