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应说着远行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傍晚六点多,正是归家的时刻,小区一楼大厅里很热闹,一群人在等电梯。其中还有一个常来小区送快递的小宋,他举着手机在耳边,正在接电话。

“还没有呢,妈。”听到小宋笑着说。“好,好,等冬至那天,我送完件就去买一碗饺子吃,您放心吧,我一定吃饺子。”又听到小宋像个孩子一般信誓旦旦地保证。

接着,电话那边大概换了人,小宋的语气似乎特别温柔,说:“不用寄,不用寄,别麻烦了,你选的肯定合适。”这时他的脸上还飞上了两朵可爱的云霞。一旁的邻居看着他,都笑了起来。电话那边的人肯定是小宋媳妇了。

“丫头,真棒,等我回家带你去城里最大的书店。”电话那边又换人了,是小宋的女儿,他的语气一下子又骄傲又洪亮。

电梯来了,小宋挂了电话,大家走进电梯,站在小宋旁边的刘大娘问他,是家里来的电话吧,冬至如大年呢,家里人都念着你呢,我还包了饺子给我那大小子快递寄过去了。

刘大娘的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她听到家乡的亲人牵挂着在外地的远行人,格外有感触。

小宋向来寡言少语,这会儿竟然十分健谈,告诉我们家中老母亲还总是把他当小孩子一样。刘大妈笑着怼他,你就是八十岁了,在妈面前,还是孩子。众人纷纷也说,是啊是啊,天下父母心。

小宋又说:“媳妇在县城商场给我买了毛衣和羽绒服。丫头喜欢看书,作文好,老师还在班里读了。这会儿,她们正吃饭,说起我,我妈就让媳妇给我打电话。平时,她们怕打扰我工作,都是等着我给她们打的。”

听到此,我该下电梯了。这时,脑海里不由得浮现起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快递驿站里,一个人凄清地坐在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此情此景难免会想家,想到家中亲人夜深了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温暖慢慢地像花香一样弥漫在陌生的地方,抚慰着远行人孤寂的心灵。

想起从前老家的邻居赵奶奶,那时候,我们住在巷子里,和赵奶奶家对门。一到年底,赵奶奶似乎总是很忙,忙着做各种好吃的食物,炸花生米,芝麻盐,炸咸果子,包干菜包子,都是他儿子喜欢吃的。他儿子一家远在南方工作生活,只有到了年节才回来看望父母。赵奶奶人缘好,很多人喜欢来她家串门。这时候,人们一来,就会问,赵奶奶儿子何时回来。接着,就谈论远行人的有关事情。

后来,巷子里越来越多的人走了出去,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工作生活,逢到年节的时候,大家出门遇见了,交谈的话题总是这些远行的人,问问有没有回家来,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记得我在省城读书时,有一年寒假,我在一个亲戚的花店帮忙,直到过年前几天才坐上回家的车。到了镇上,我刚下车,有人一把拉住我的胳膊,一抬头,原来是我们巷子里的刘婶。她来赶集,从车窗里看到了我,就赶紧过来了。她着急忙慌跟着车赶到车站,就是想告诉我,她昨天和我妈聊天,我妈还愁云满面呢,不知我啥时候能到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手机,家里的电话坏了,还没修好。刘婶安慰她,说不定明天就到家了。“还真被我说对了,我得赶快告诉你妈去。”刘婶说着,已转身骑车往我们巷口走了。

这样的往事,想起来总让人充满了感动和暖意。眼下,又快到年底,家中夜深还念着远行人的情景,盼着远行人归来,一家人幸福热闹地团团圆圆在一起,千年万载,总是相似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