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试笔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元旦书红,万事亨通;新正开笔,万事大吉;元旦举笔,百事大吉……一元复始,旭日始旦,总要做点什么?鲁迅“每到新正,往往以抄碑帖为贺岁”,我也学仿先贤,用“元旦试笔”给新岁命题。

“休夸一岁首,明日又相催。”不用催,我也明白。上有老、下有小,时光的“铁三角”中,我稳如老狗,一刻也不敢懈怠,更何况连中“三元”的元旦!翻开新历,那些或红或黑的日期,如同浅滩暗礁,可能是节,可能是劫。“节物惊心同逝水,等閒谁敢负韶华。”四时八节已井然有序展开,像个老农,我用笔圈圈点点,种瓜种豆。

滴答……时间掷地有声。不用看,我也知道,岁之元、月之元和时之元已按下三倍速的快捷键,从一岁首向一岁尾快马加鞭而去。

春节在望,那几个红色日期,我难以确定,父母坐在哪,望着村口。这几年,他们的世界在迅速坍塌,从腰到腿,曾坚挺的部分都在变形、弯曲。劝他们别干了,他们淡淡一笑:“活着干,死了算。”农活是“麻沸散”,农忙一过,他们又这疼那痛。“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新的一年,希望父母所有的疼痛都能开出花。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不觉间,春节被我圈了无数个圈,像时间的旋涡,像时光的年轮,也像父母深陷的眼窝。

大伯去世后,女儿一再追问去哪了?她还小,不谙世事,只念想春节到哪给爷爷磕头,领压岁钱……看着她发光的眼睛,我不忍告诉她真相。每个孩子都是时空的渡口,所有经过渡口的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童年。一个家也因此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它不是生生不息的岁月,而是都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愿胜如旧!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呼童荐椒酒,春意在吾家”,如旧,又胜如旧。

翻看微信,在一个名字前停下——他已走了半年,我还是不敢相信,不忍删除。“兄弟群”里很安静,几个人,还像曾经待在宿舍一样,也到了毕业光景。这两年,有时你不在,有时他不在,一句话半年都说不完。人到中年,肚子在不停地涨,脑子在不断地空,废话多了笑容少了。“嗟哉老兄弟,谁与共清欢。”人各一方,恕难作陪。

老李在群里问,有人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来我们一直都在。

楼下,“嘭”的一声,随后是孩子们炸米花般的笑声。“太平今有象,共作太平人。”平平淡淡才是真,真好!手机里,也不时传出这声音,巴勒斯坦、叙利亚,乌克兰……每响一次,我都心惊肉跳。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太平的是中国。中国也不太平,是有人替我们承担了所有。看着大街小巷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心中升起无限的爱意。

“欢喜又欢喜,喜欢更喜欢。”新的一年,这喜欢和欢喜,我愿不遗余力。“太平今有象,共作太平人。” 这太平,我愿全力以赴。

元旦试笔,写下的是美好期许,也是对家人、朋友、国家的深切热爱。新岁的卷轴已打开,365个日子等待我们去书写,温柔以待。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