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亳州遭遇持续连阴雨天气,雨情牵动民生安全,汛情关乎生产发展。面对这场持久的雨情,亳州高新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汛”为令、闻汛而动,统筹调度各社区管理中心精准发力,从城市河道到居民小区,从田间地头到沿街商铺,织密织牢防汛安全、水环境保障、民生守护、农耕防护“四张网”,用责任与行动筑牢应对连阴雨天气的坚固防线。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组织机械开展田间疏浚排涝。
巡查河道不松懈 筑牢防汛防污“双防线”
持续降雨导致辖区河道水位攀升、管网压力陡增,防汛与防污成为亟待破解的双重课题。第二社区管理中心南湖家园社区迅速启动河道应急防控机制,组建由工作人员、志愿者组成的专项巡查队,冒雨开展开闸巡河排险行动,用脚步丈量河道安全。
“雨天管网负荷加大,雨污混流、污水反流是巡查的重中之重,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一边用工具拨开排水口的落叶,一边向队员叮嘱。巡查队伍沿着河道两岸进行细致排查,重点甄别各排水口水体的颜色与气味,通过直观判断锁定生活污水混入痕迹;对河道与老旧小区衔接处、沿岸低洼地带等风险区域进行反复核查,监测管网排水通畅情况,严防积水倒灌引发安全隐患。巡查途中,队员们随身携带清淤工具,对发现的漂浮物、石块等阻水障碍物及时清理,确保河道行洪“主动脉”畅通无阻。
经过数小时冒雨奋战,巡查队完成全段河道排查,未发现明显污水直排或反流问题,河道水情整体平稳,排水设施运行正常。“河道水质连着居民生活品质,防汛防线关乎辖区安全底线,哪怕雨天路滑难行,我们的巡查也不能断档。”南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秋分表示,后续将建立雨天巡河常态化机制,实行“每日巡查、即时处置、定期复盘”模式,持续守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
守护社区不停步 织密居民安全“防护网”
“奶奶,雨天潮湿容易漏电,电饭煲不用时一定要拔插头”“您家门前地势低,这袋沙袋先放门口,万一进水能挡一挡……”在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菊花园社区,网格员们穿梭在楼栋之间,将安全提醒与暖心服务送到居民身边。面对连阴雨天气,该社区以“多元宣传+实地排查+即时处置”的精细化举措,为居民撑起“安全伞”。
社区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线上通过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滚动推送暴雨预警、出行提示,提醒居民错峰上下班、避开积水路段;线下组织网格员在小区出入口、公交站台等重点点位值守,发放防汛安全手册。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社区开展“敲门行动”,网格员一对一讲解安全用电用气知识,在燃气灶旁粘贴“关火提醒”标语,并留下24小时联系电话,确保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响应。
社区将网格员划分为8个排查小组,对辖区易积水路段、地下车库、电梯井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巡查,配合应急、市政部门清理雨水箅子、检修排水设备。在沿街商铺和居民家中,网格员重点检查电路老化、液化气泄漏、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等风险点,对发现的私拉乱接电线、使用“三无”电器等问题,现场劝导并协助整改。“雨天插线板不能放地上,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更是大隐患,这些细节必须盯紧。”网格员王敏一边记录隐患台账,一边向商户强调。
前两天,居民张先生反映单元门前路灯电线冒火花,菊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莉萍立即带队赶赴现场,发现是雨水导致线路短路。社区迅速联系物业和水电工抢修,半小时内恢复路灯正常运转。“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我们要让居民看到,不管雨下多大,社区的守护都在身边。”李莉萍说。
田间排涝抢农时 守好群众秋收“粮袋子”
“这雨下得让人心慌,玉米泡在水里眼看要烂了,多亏社区来得及时!”第六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内,村民史大爷望着逐渐退去积水的农田,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持续阴雨导致农田沟渠淤堵,大片即将成熟的玉米、大豆被积水浸泡,成为村民最揪心的难题。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作的出发点。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农业防汛应急预案,组建“党员先锋+网格员+志愿者”排涝突击队,迅速调集3台挖掘机、20台抽水泵奔赴田间。社区干部带头踩泥踏水勘察地形,根据“主渠优先、分片处置”原则,制定“打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的排涝方案:集中机械力量清理主沟渠淤泥杂物,打通排水“梗阻点”;对机械难以进入的支渠和低洼地块,组织志愿者用铁锹开挖临时导流沟,配合小型抽水泵抽排积水。
作业现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志愿者紧随其后,安全员全程跟班规范操作流程。雨水打湿了衣裤,泥浆沾满了鞋袜,大家却丝毫没有松懈。经过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累计清理沟渠1200余米,排出农田积水30余亩,被困庄稼重新恢复生机。“看到积水顺着沟渠流走,心里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史大爷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除了紧急排涝,社区还着眼长效防护,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淤”机制,提前储备抽水泵、沙袋等防汛物资,组建2支农机应急服务队,确保汛期能快速响应。“农田是村民的命根子,我们不仅要解眼前的排涝之急,更要防未来的汛情之患,用实干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钱袋子’。”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河道巡查到小区防控,从田间排涝到民生保障,亳州高新区的“逆雨者”用坚守诠释责任。他们中,有冒雨清淤的党员干部,有逐户排查的网格员,有主动参与的志愿者,在风雨中构筑起一道道“红色防线”。
“防汛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亳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健全长效防控体系,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辖区安全平稳度汛。(李蒙浩 张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