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力”打造水清岸绿好环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聚力“水活” “水清” “水美”,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目前,全市4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标准,获得2150万元省级生态补偿资金,补偿金额位居全省前3位。

聚力“水活”。实施城区“水活”工程,激活城区主要水系,完成宋汤河、凤尾沟、龙凤新河、团结沟等治理,整治城区河道39.5千米、治理面积245.4万平方米,打造“涡河-宋汤河-赵王河-涡河”等6条水活线路,形成对城区水系循环换水的常态化机制。

聚力“水清”。老城区实施城区主次干道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程,共改造管网8.08万米。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排查,封堵“两河一沟”排污口40个,从源头上减轻生活污水对城区水域污染。建成投运1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48.2万吨/日;建设8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9万吨/日。

聚力“水美”。以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为重点,全力解决城区水污染突出问题,对全市城区36条黑臭水体,坚持系统治理、水岸同治,综合运用清淤、截污、河岸绿化等措施,修复遭破坏的水生态系统,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35条,龙凤新河、陵西湖、丁家坑等原黑臭水体,已经变得水清岸绿景美,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