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识”的五禽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杜康造酒,仓颉制字。

樗里智囊,边韶经笥。

滕公佳城,王果石崖。

买妻耻醮,泽室犯斋。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颜叔秉烛,宋弘不谐。

邓通铜山,郭况金穴。

秦彭樊辕,侯霸卧辙。

淳于炙輠,彦国吐屑。

太真玉台,武子金埒。

巫马戴星,宓贱弹琴。

郝廉留钱,雷义送金。

逢萌挂冠,胡昭投簪。

王乔双凫,华佗五禽。

程邈隶书,史籀大篆。

王承鱼盗,丙吉牛喘。

贾琮褰帷,郭贺露冕。

冯媛当熊,班女辞辇。

王充阅市,董生下帷。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宿瘤采桑,漆室忧葵。

韦贤满籝,夏侯拾芥。

阮简旷达,袁耽俊迈。

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唐·李瀚《蒙求》(节选)

今天我们教孩子识字读书,用拼音和绘本,古人也有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在过去都是蒙学读物。唐朝李瀚编著的《蒙求》就是一本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启蒙读物。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四字一句,讲一个掌故,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比如“杜康造酒,仓颉制字。”还有的是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比如说“樗里智囊”说的就是战国时期的苏秦,他擅长谋略,有“樗里疾”的绰号。有的带有激励劝勉意味,有的是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轶闻。

“王乔双凫,华佗五禽”提到了华佗五禽戏,“王乔双凫”是干宝《搜神记》当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异色彩,大致是说在汉明帝的时候,尚书郎河东人王乔任邺县县令。王乔懂神仙之术,每月初一,能够从县里到朝堂,连汉明帝都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多次来朝堂,却没有见到过他的车马,就命令太史暗中监视他。太史报告说,王乔每次快到的时候,就有一对野鸭子从东南方向飞来。于是明帝派人埋伏守候,见那对野鸭子飞来,就用网捕捉,结果只得到一双鞋子。让尚书识别却是明帝永平四年时赐予尚书官属的鞋子。这个故事紧接着就介绍了“华佗五禽”,这是华佗五禽戏第一次作为常识进入启蒙读物,又暗示着其神异之处。

到了明代,出现了一个医学家叫周履靖,他说:“(五禽之戏)吾不知所自始,要从上古即有之其源远矣,异乎方士之服气、饵食、金石、丹砂,支离外求,诞谩不经者矣。”他在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五禽戏”,其中各戏分别被命名为羡门虎势戏、庚桑熊势戏、士成绮鹿势戏、费长房猿势戏、亢仓子鸟势戏,顺序稍异。所谓羡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庚桑楚疑与亢仓子为同一人,据《庄子·杂篇·庚桑楚》是“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颇会养生;士成绮,周隐君子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困也”;费长房拥有中国最早的“3D地图”,据《神仙传》记载,费长房跟壶公学习,壶公问他想学什么,他说:“我想看尽这世间万象。”壶公就给了他一把缩地鞭,只要费长房想去的地方,都可以缩小放在自己的面前来细细端详。周履靖给五禽戏披上浓厚的神异色彩。或许在今天的五禽戏传承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周履靖版”五禽戏的价值。

由此可见,在五禽戏发展的历史中,既经历了一个常识化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个神异化的过程,这在运动史上是不多见的。

《蒙求》书影。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