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孙氏古法针灸:针去百种疾 传承医者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针灸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利用锐利的小石片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

涡阳县孙氏古法针灸,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精湛的技艺,于2023年底入选涡阳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孙丽正在为患者进行针灸。

取出针灸针,对准患者腰部的穴位,用娴熟的技法扎进去……见到孙氏古法针灸主要传承人孙丽时,她正在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再用捻、转、刺的手法,刺激穴位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今年40多岁的孙丽温和沉稳,说话轻声慢语,但出手却又准又快。从事针灸20余年,她的技艺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孙氏古法针灸所使用的器具。

据孙丽介绍,孙氏古法针灸的创始人,孙丽的爷爷孙文质,是民国时期涡阳中医名家,其擅长古法针灸,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当地很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其子孙明礼,1939 年出生,子承父业,扎根当地。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针灸的临床经验,为病人解除病痛,造福当地百姓。孙丽早年先后在阜阳卫校和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习,那时起,她就努力钻研中医古典书籍,不断增加自己中医理论知识的积累。在传承家学的基础上,她研究出独具个人特色以及得到验证的针法——飞针手法,飞针手法具有进针快、痛感小、手法轻、得气快、补虚泻实等特点,这种快针法非常适合简、便、廉、效的现代需求。

“疏通经络,这是针灸最重要也最直接的作用,孙氏古法针灸主要用于经络闭塞所引起的肢体疼痛,孙氏古法针灸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运用补泻手法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除风除湿以及温经通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局部组织气血运行的作用,加强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说起针灸理论,孙丽滔滔不绝。

局部针灸。

近年来,张丽已经累计投入20多万元用于深造学习、店面改造、针具改良提升等。作为孙氏古法针灸传承人,她希望对这一传统技艺继续挖掘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理论体系,使更多的病人受益。“相关部门也经常组织人员来调研,邀请我参加各种中医文化活动,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我也在不断收徒,一定要把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对于孙氏古法针灸的未来,孙丽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