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两次入阁的状元宰相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迪(971—1047年),北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字复古。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第一。

《宋史·李迪传》:“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又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二月癸酉(大中祥符七年二月十七,公元1014年3月20日),以吏部员外郎、知制诰李迪知亳州。先是,亡命卒胥元,群剽城邑,朝廷发兵捕之,久不得,居民甚恐。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之贼处,部勒骁锐士擒贼于蒙馆镇。降诏褒谕。”“蒙馆镇”即今涡阳蒙关镇。

天禧元年(1017年)李迪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天禧四年(1020年)七月丙寅,继寇凖为相。与丁谓不和,因丁谓擅权,不断陷害寇凖,直至提拔官吏不奏明朝廷。李迪愤然对同列说:“迪起布衣至宰相,有以报国,死犹不恨,安能附权倖为自安计邪!”同年十一月戊辰,李迪罢相,为相才四月,贬衡州团练副使。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四月,拜集贤相,因兼集贤殿大学士,故称。李迪再入相,自以受不世之遇,尽心辅佐,知无不为。范讽得罪,迪坐姻党。景祐二年(1035年)二月戊辰,李迪罢相,为刑部尚书知亳州,十日后改知相州。

久之,改户部尚书,复拜资政殿大学士。薨,年七十七。赠司空、侍中,谥文定。帝篆其墓碑曰遗直之碑,又改所葬邓侯乡曰遗直乡。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