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团在亳县之十|新四军骑兵传人 永远向胜利冲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9月6日起,亳州新闻网推出《骑兵团在亳县》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极大反响,不少读者反馈十分关心骑兵团后延部队情况。在《骑兵团在亳县》作者孟秀玲的帮助下,本报与骑兵团后延部队取得联系,对部队官兵进行了采访,了解了骑兵团离开亳县后的隶属转变过程和骑兵团后延部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的相关情况,让亳州人民进一步深刻了解骑兵团的历史与现在,以此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骑兵冲锋

巍巍燕山,横亘于首都的北部。如一道雄伟的屏障,守护着京畿。在它的脚下驻扎着一支传承着新四军血脉的部队,更是一支赓续着骑兵团精神的劲旅。走进陆军某旅史馆,映入眼帘的《拂晓报》、雪枫刀和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马具都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个骑兵团战马嘶鸣、冲锋陷阵的热血年代。在战争年代,部队官兵逐日寇、荡顽敌,威震四海、铁骑纵横,从抗日烽火到解放洪流,这支部队的先辈们用鲜血染红了如今的战旗;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续血脉、强本领,保家卫国、屡建奇功,从战马疾驰到铁流滚滚,这支部队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斗力年年跃升,忠勇善战的血脉也一直流淌着。

坦克编队行驶

高举着新四军骑兵传人的旗帜,传承着向战场冲锋的意志血脉,如今,这支部队早已调整组建成一支钢铁威武之师。他们扎根在燕山脚下,跨过数年的岁月,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战绩,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奏响了新四军骑兵传人的新时代凯歌。

新时期建设勇挑重担

1941年8月,骑兵团在淮安县岔河镇(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成立,当年冬天,在界头集进行了集中整训。作为“老骑兵”的团长周纯麟便亲自给官兵上课。从喊骑兵口令,到调教马匹训练;从单兵骑术训练,再到单兵战术训练,他都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在严苛的训练下,骑兵团的官兵经过6个多月的界头集整训,让骑兵真正成为新四军的快速机动力量,并且在之后的战斗中以过硬的战斗本领打出了淮北铁骑的赫赫威名。

官兵进行比武前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根据形势与任务的需要,骑兵团也进行了改编。1951年,陈毅元帅在华东军区一次会议上讲到:“美国有个骑兵第1师,虽然他们早就没骑兵了,但番号还保留着,现在已是一支机械化的机动部队了。我们这支骑兵,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特色,我主张编成装甲部队!”骑兵团官兵依依不舍地与心爱的战马告别,毅然跃上战车,马刀换成战炮,先后改编为华东装甲兵坦克某团、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某师,这支骑兵传人成为了全军为数不多的整建制装甲部队,在各种大项任务中更是发挥了砥柱作用。

参加国庆阅兵

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周年,鸭绿江对岸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气势汹汹,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1951年3月至5月间,该部前身奉命分两批奔赴朝鲜战场,主要担负战地坦克抢修任务。1954年4月,为了保卫停战协议,该部再次奉命入朝,战斗在“三八线”上,并结合战备进行正规化训练,在志愿兵司令部组织的坦克兵训练大比武中获得总分第一名。直到1958年8月中旬,部队撤出朝鲜,胜利归国。

训练间隙官兵进行小比武

硝烟未熄,官兵战而不休。1966年1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骑兵传承部队参加抗美援越作战,担负多个作战要地的防空任务。1967年1月29日,阵地遭敌13架战斗轰炸机轮番轰炸,该部某机枪连立即组织对空反击。在敌第二批超低空俯冲射击中,机枪手孙景山不幸被敌机枪击中,腹部中弹多处,脊骨打断两截,伤势严重。当同志们抢救他时,他高喊:“快去打后续敌机,我能顶住。”在几度休克、生命垂危时,他仍关心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光荣牺牲。1967年6月,他被上级追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后来,骑兵传人还陆续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赴滇轮战、邢台抗震救灾等大项任务,官兵们始终将保家卫国的信念根植于血脉之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英模人物。

演习演训场上再露锋芒

时间来到1964年,全军掀起了大练兵大比武热潮,改编成装甲部队的骑兵传人毫无疑问地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活动。5月,装甲兵司令部在原北京军区京西北某训练场召开了现场会,该部官兵对多个课目进行了汇报演示。

数字化试点动员大会

炮长王美便是从其中快速脱颖而出的训练尖子,为了提高射击本领,他经常缠住战友不厌其烦地问来问去,直至战友们都厌烦了;他苦练测距本领,拿上皮尺去野外,即便手脚被刺得鲜血淋漓也毫不在乎……日积月累练就了快速搜索和精确瞄准的本领!比武场上,他主动要求把靶子斜放,完成的速度比规定的时间还提前了7秒!他在坦克行进间对不动目标射击比武中,首发即中,发发命中,受到军委首长一致称赞,叶剑英元帅亲切接见了王美,中央军委装甲兵授予他“射击标兵”荣誉称号。1964年6月16日,部队还为毛主席及中央领导表演“坦克昼夜射击”等课目,受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2021年担任陆军开训动员主会场


1981年9月,华北某地,一望无边的草原,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已经发展为北京军区坦克某师的骑兵传人们,参加了在张家口以北地区举行的规模空前的演习活动。

演习开始后,坦克疾驰、装甲车飞奔、武装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作为演习的主攻力量,该师与蓝军装甲部队展开了坦克大会战。师属的自行榴弹炮、数十管的自行火箭炮以排山倒海之势覆盖“敌军”阵地,直到演习最后,战斗进入双方坦克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程度。在数十里的开阔地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蓝军”坦克群终于败下阵来,溃不成军。

1981年9月19日,演习部队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讲话并对演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部也作为红军主要突击力量,受到了各级首长高度肯定,展示了新一代装甲兵的强大,侧面刻画着中国军队向机械化转型升级的蓝图愿景。

数字化之师铁流滚滚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1968年10月隶属于北京军区装甲兵的坦克某师正式成立。直到1984年,这支装甲部队并入著名的“万岁军”,1998年开启了建设“数字化第一师”的新征程。

所谓的数字化改装,就是武器装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武器装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实现数字化传递。这一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无异于从人到装备“更新”了一遍。部队在整个转变过程非常之困难,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从传统的作战模式到信息化作战模式的转变。

但全体官兵不怕困难,坚定“不懂得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装甲兵”的信念,喊出了“把实装当成课堂,把部队当成名牌学校”的口号。从信息化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们拿出了老前辈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劲头,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了信息化装备操作的全流程、全要素。经年累月,该部官兵通过参加一系列演习,检验了该师的数字化建设成果,在全军取得不同“凡响”。并且自该师完成数字化改装之后,披荆斩棘获得的数个宝贵经验,在兄弟部队生根发芽,为我军向信息化、数字化、机械化全面进军作出了卓越贡献。

官兵进行研究训练

阔步新时代继往开来

改革大潮风雷动,强军伟业扬帆起。2017年,部队调整改革、转型重塑,骑兵团传承部队改组成为如今的陆军某旅。多年来,全旅官兵始终在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指挥下,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统揽部队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指示,深化政治整训铸忠诚、着眼能力生成强备战、全面夯基固本求发展、从严管党治军正风纪,先后圆满完成调整移防、跨区演习、比武竞赛、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多次受到上级各类表彰,部队建设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当好新四军骑兵传人、争做新时代护旗标兵”,这是旅队赓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强军先强心,铁心铸忠诚。旅队成立之初,主动构建“六位一体”忠诚文化体系,探索形成理论滋养、环境熏陶、传统培育、养成塑造、使命积淀、制度催生等规范成果,配合开展“讲忠诚故事、做忠诚战士”系列活动,每年举办“忠诚”主题文艺晚会、歌咏比赛,让官兵耳濡目染感受忠诚、学习忠诚、践行忠诚,多次得到各级首长的表扬肯定。为传承红色血脉,旅队还构建了“旅有军史长廊、营有荣誉室、连有荣誉墙、班有荣誉柜”的荣誉体系,突出习近平主席关怀检阅、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部队基因血脉传承,打造浓郁政治文化氛围。常态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军营、学习军营,以文化人、以人育人作用不断显现。

2019年,旅队先后担负国庆阅兵教练员集训、阅兵区域警戒执勤等阅兵保障任务;近百人参加受阅方队、联合军乐团等,这是该部参加的第11次国庆阅兵大典,全体官兵用忠诚托举使命,用汗水铸就辉煌,历经7个多月团结奋战,高标准接受了习近平主席检阅,展示了忠诚第一的政治品格和雄师劲旅的风采形象,在旅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7月,受台风影响,北京市多地受到洪魔肆虐,旅队官兵闻令而动,奔赴抗洪一线,长时间连续奋战,全力挽救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涌现出跋涉36公里勇救重伤小女孩的33名侦察兵群体,受到社会的一致褒扬。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坚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赢用劲,这是旅队始终如一的工作中心。几年来,旅队多次在上级比武中名列前茅,骑兵传人威名远扬;又接续参加了系列演训活动,广大官兵深受锤炼。为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新时代骑兵传人,旅队还广泛开展创破纪录等岗位练兵活动,滚动评选“练兵备战108‘将’”,连续6年举办军体运动会暨创破纪录活动,先后为五百多名训练尖子和组训骨干记功授奖,“当尖子吃香、当标兵光荣”导向牢固树立。

风气是元气,好风气才能催生战斗力。大力推进风气建设,持之以恒纠风除弊,这是旅队常抓严抓的大事要事。正因如此,旅队成立以来,单位风清气正氛围不断浓厚,常态组织“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以习近平主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为基本教材,深入开展党的纪律教育,官兵知敬畏、守底线意识不断强化。特别是连续5年开展“新时代官兵关系讨论实践”活动,形成了新时代“尊干爱兵”的好风气,经验做法多次被上级报道推广。鲜明提出“官兵期盼的、就是党委要办的”服务理念,每年立项办好“十件实事”,解决好战训急用、生活急需、官兵急盼等难题,常态组织鹊桥会、集体婚礼、“军娃进军营”等活动,定期召开官兵议政会,官兵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历史从未远去,传承仍在继续。往日的红色哥萨克,如今的燕山铁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赓续着红色血脉,用不懈的拼搏奋斗续写着新时代骑兵传人的风采,昂首阔步踏在伟大的强军征程上,让战马继续奔腾在强军征程上,持续擦亮强军兴军聚力打赢的胜战钢刀。

向目标区域机动

骑兵团传人 赓续红色血脉

记者在采访骑兵团后延部队时,官兵们纷纷表示,要以骑兵团先辈为榜样,发扬优良传统,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立足岗位建功。

骑兵传人部队官兵代表之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骑兵曾作为新四军的快速机动力量,凭借过硬本领打出了淮北铁骑的赫赫威名,更是创造了“机枪打飞机”“骑兵俘坦克”的传奇战斗神话。随着机械化的铁流滚滚向前,智能化的脚步越来越近,骑兵这一传承已久的功勋兵种,已不再是沙场的主角。那么,骑兵精神还能不能传承赓续,这是历史对新时代骑兵传人发出的时代叩问。我想,虽然昔日的马鞍、马蹄铁、雪枫刀被放进了展陈柜,但敢打必胜、敢于亮剑的骑兵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逐渐形成了以铁心听党话跟党走、敢打必胜无惧生死、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新时代骑兵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作为一名在骑兵团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出生的安徽亳州人,听着骑兵团的战斗故事成长起来,传承骑兵精神是义务所在;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任职于新四军骑兵团后续传承部队,弘扬骑兵精神是职责所系,我们要坚持用骑兵精神鼓舞斗志、砥砺品格,不畏艰险、知重负重,接过革命的“接力棒”,守住信仰的“主阵地”,淬炼忠诚的“纯净度”,保持永远向胜利冲锋的姿态,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坦克编队行驶

骑兵传人部队官兵代表之二:骑兵连前身隶属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创造了“机枪打飞机”和“骑兵俘坦克”的战斗佳话。值得一提的是,两次战斗均发生在今天的亳州境内及附近,1940年8月,连队在安徽蒙城板桥集(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板桥集镇)与日军及日伪军遭遇展开激战,战士陈金富将苏制转盘机枪架在弹药手李洪立的肩膀上,击落日本昭和十四年生产的98式385号轻型轰炸机;1949年1月,连队在骑兵团的编成内,奉命追击国民党战车独立第1团逃跑的6辆坦克,激战12小时,行程100余里,敌6辆坦克全部被俘,最后一辆被俘的坦克就在亳州芦家庙(今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虽然骑兵的编制已不在,但骑兵精神一直激励鼓舞着新时代骑兵传人,近年来,全连官兵在上级比武中取得多个名次,因训练成绩突出被各级表彰。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老一辈骑兵团人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发扬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畏精神,作为新时代骑兵传人,我们将不断弘扬骑兵精神、讲好骑兵故事,开创骑兵新的辉煌!

骑兵传人部队官兵代表之三:骑兵连80余年的发展壮大史告诉我们,骑兵“党指到哪打到哪、敢打敢拼,而且具有必胜的信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镌刻着骑兵连从小到大、由弱向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铿锵足迹,是骑兵红色基因血脉的特有标识和鲜亮名片。新时代弘扬骑兵精神,根本是铸牢听党指挥、维护核心的政治根基。回望连队历史,战斗中整风整训,敌火中“四送陈毅”,斗争中“拱卫京畿”,连队始终身经百战而坚定不移听从党的指挥,关键是有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有理想信念支撑,有崇高追求指引。我们弘扬骑兵精神,就是要赓续先辈们铁心向党的红色基因,在传承中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凝心聚魂,抓好内化、转化、深化,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照亮奋斗之路,开创美好未来。

骑兵传人部队官兵代表之四:我出生在安徽亳州,自2020年入伍以来,我始终牢记家乡人民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化练兵备战,践行强军使命。我现在所在的连队,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前身是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骑兵连,连队的先辈曾经在亳州这片革命热土上,创下“机枪打飞机”“骑兵俘坦克”的战斗佳话,为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亳州子弟兵,我为能成为连队的一员而深感骄傲和自豪。奋进新征程,骑兵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在受领各项任务、面对各种困难时,我总是能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奋勇拼搏、迎难而上,训练场上站排头、考核场上当尖兵。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在强军实践中踔厉奋发、担当进取,在平凡岗位上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为单位作贡献、为家乡争荣誉。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