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将西洋参列入新增的第一种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西洋参原产于大西洋沿岸的北美原始森林中,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约于1670年,法国牧师雅图斯来我国辽东地区传教,从当地人们的传说中听到许多有关人参是神草的故事,引起他的兴趣。他以《鞑靼植物人参》为题,叙述了长白山中人参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并附绘制的原植物图,发表在英国皇家协会会刊上,被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法国传教士法朗士·拉费多看到,他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在蒙特利尔地区大西洋沿岸丛林中找到了与中国人参相似的野生植物,经送法国巴黎植物学家鉴定,认为同属五加科植物,但不同种。

他们为了与中国的人参相区别,就把这种采自大西洋沿岸丛林中的神奇植物命名为“西洋参”。 

十七世纪九十年代,康熙为了表示对满族祖先发祥地的崇敬,曾诏令禁止在长白山砍伐森林,一草一木都不准动。如有违抗者,轻则充军,重则处死。禁令造成了人参供应的紧张,从而使得东洋参以及北美的西洋参得以相继流入我国。西洋参经贩运到中国可换得大量的黄金,因此,西洋参在北美一直有“绿色黄金”的美称。

西洋参传入后,清太医院的御医们对西洋参进行了集体研究鉴别,并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了西洋参的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在《本草备要》中将西洋参列入新增的第一种药,称“西洋参,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除烦,虚而有火者相宜”。这是中外古今首次将西洋参收载于医药文献中。

西洋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主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亦有栽培。于秋季采挖生长3至5年的根。除去分枝、须尾,晒干。喷水湿润,除去外皮,再用硫黄熏之,晒干后,称“光西洋参”;挖起后即连皮晒干或烘干者,称“原皮西洋参”。切片入药。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心、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应用]

1.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症。常与知母、川贝母、阿胶等养阴清肺止咳化痰兼可止血的药物同用。

2.用于治疗热病气阴两症,烦倦,口渴。常与鲜生地、鲜石斛等养阴清热生津药同用。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