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不打烊” 建设“铆足劲”

涡阳县涡北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完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月2日上午,涡阳县涡北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数十名建筑工人正冒着严寒,在各自的岗位上抓紧施工。

当日,由涡阳涡美水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涡阳县宇通给排水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承建的涡阳县涡北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全面封顶,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取得工程建设关键性进展。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据了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新建7万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及配套尾水处理系统。水厂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项目设计供水量7万立方米/天,同时敷设总长约126千米的配水管网管道,与涡南地表水厂、城区水厂管网互连,形成覆盖全县的环状供水。

中建安装项目负责人表示,全面封顶之后,接下来项目进入装饰装修以及设备安装阶段。与此同时,途经14个乡镇的配水管网管道,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也已经敷设近半,今年4月份就能进入通水实验阶段,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

“近期天气寒冷,我们推迟早上上班时间,下午提前下班,集中在温度相对高的时段施工,保障建筑工人的健康安全,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度、样板引路制度、挂牌验收制度,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做好质量控制,完善成品保护工作。项目团队秉承“绿色智能”建设理念,配备智能排泥系统和智慧加药系统,结合自控及智慧水务平台,全程实时监测流量、浊度等信息,借助智能控制技术对污水进行自动化净化处理。该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助力水厂高质高效节能运行。

作为涡阳县重点民生工程,项目通水运营后将极大提高涡阳县县域供水安全性及居民用水水质,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