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表示,最近中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大量销售俄罗斯食品的商店,一些商店打着俄罗斯产品的幌子销售假冒产品或非俄罗斯生产的产品。为此,1月19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出现的俄罗斯商品馆,发现部分商品产自中国。
已有店铺停业
在位于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的一家俄罗斯商品馆,记者看到该店铺大门紧锁,透过窗户看到店铺内商品均已被腾空。值得注意的是,店铺门头上的“俄罗斯”“中俄”等醒目字眼均已被遮挡。记者想联系商家询问店铺闭店的具体原因,却无从获取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在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金街看到一家正在营业的中俄互贸商品馆,店铺以俄罗斯风情装修设计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店内不仅有来自俄罗斯产地的糖果、饼干等,还有国内品牌的牛奶。当记者询问店员是否和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俄罗斯商品馆为一家时,该店店员表示,并不是一家,对于另一家商品馆为何闭店,并不知情。
市区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已闭店。
许多商品产地为国内
除了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开设了俄罗斯商品馆,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华富广场也开设了一家。记者走进店内看到,该店摆满了各种尺寸的“大列巴”面包、巧克力、奶制品、肉制品等商品。销售人员坚称所有商品都来自俄罗斯,但记者仔细查看后发现,许多商品的产地是黑龙江、山东等地。
记者以咨询加盟的身份联系了中俄互贸商品馆的一位招商经理,他表示,一般情况下门店20%的产品是国产的,80%是俄罗斯产品。至于为什么会有国货,他解释说是因为食品有效期限制,如肉类,从俄罗斯进口会过期。
监管部门将开展专项排查
当日,记者联系到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科科长张冠军。他表示,1月17日起,市场监管部门已经组织开展专项排查,重点排查本辖区内进口食品相关经营者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食品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行为、食品标签标识是否真实、食品质量是否合格等,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在排查中要求经营者对进口的俄罗斯食品和国产食品进行分区且需明确标识后进行售卖,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有些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与俄罗斯生产的同类产品不同,但在包装上却使用俄文来模仿俄罗斯原产地。”张冠军呼吁广大市民,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多加留意,检查产品的生产地和有效期,以免买到失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