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科技加持 小麦分类田管有序展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眼下,蒙城县199.3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壤墒情、小麦苗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指导,同时,各乡镇发挥机械优势,积极开展植保作业,筑牢夏粮丰收根基。

“ 我们农技人员包干到户、网格化配置,看天、看地、看苗情,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在乐土镇胡庙村,农业技术人员潘伟康一边查看苗情,一边指导种植大户张飞针对小麦品种特性对症下药。

种粮大户张飞调来植保无人机,对当下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做到了精准化管理,确保夏粮丰收。”张飞表示。

据介绍,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不仅可以用药更加精准均匀,有利于小麦吸收,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乐土镇植保无人机飞手邵斌说:“平时人工一天打药十亩左右,现在无人机一天能打药1000多亩,比人工省药30%以上,利用率也能达到95%以上。”

“在全县小麦田管过程中,全部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在除草方面,我们组织了270多台高杆喷雾机进行作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组织了700多架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做到人地机相结合。”蒙城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郭向阳介绍说。

蒙城县是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机化优势,积极实施农事服务托管。目前,7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投入1000多台自走式高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掀起春季麦田管理高潮。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