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马力全开 保障夏种夏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段时间以来,蒙城县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河道水位持续下降,该县及时启动了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面对旱情,蒙城县21座泵站全部开启,24小时不停作业,每天补水260多万立方米,全力保障夏种、夏管用水需求。

蒙城县港河泵站是一座位于茨淮新河岸边的中型泵站,灌溉面积涉及篱笆、三义两个乡镇23万亩土地。目前,该站正积极调度水源,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抗旱期间,我们24小时全员值班值守。港河泵站装机6台,每台抽灌流量4立方米每秒,满功率开启每日可向灌区提水200多万立方米。根据旱情的发展,我们将实时增开机组,保障灌区的抗旱用水。” 蒙城县港河泵站站长席超说。

据介绍,目前在淮河主要支流茨淮新河岸边,有电力排灌站13座,装机49台(套),设计灌溉流量59.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51万亩。

位于茨淮新河岸边的篱笆镇通过各条支渠将水引到田边,当地农民用喷带、滴灌等灌溉设备对播种后的土地进行灌溉。

“现在不愁没水浇地了,俺家的地已经浇了一遍。再送一回水,凉快点再浇一遍就可以了。”正在自家玉米地里浇水的篱笆镇四里桥村村民吴家友说。

在位于县城北部的小涧镇,新建成的蒙城县太平翻水站同样24小时不间断工作。“现在是抗旱非常时期,我们的人员轮流在岗,3台泵同时开启,覆盖面积在4万亩左右。”太平翻水站工作人员陈勇说。 

在保障水源供应的同时,各乡镇及时清除阻水障碍物。6月13日晚,位于小涧镇齐山村的一条沟内出现了阻点,镇村及时组织挖机疏通。 

“这个堵点关系到1000多亩地,群众已经播种了玉米,也浇了一遍水,苗子已经露头了,如果不浇第二遍的话,玉米苗肯定就会干枯。所以我们组织人力,及时疏通堵点,这样不影响浇第二遍水,就能保住苗子。”小涧镇齐山村党委书记蔡端安介绍。

“接下来, 我们将加强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疏通各类水系,确保群众抗旱保苗有水源。”小涧镇党委委员廖自旺表示。

目前,蒙城县21座提水泵站已全面开启,截至6月17日18时,累计开启73多台(套)机械,累计开机8159.5台时,提水3434.02万立方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泵站24小时不间断向大中沟进行补水,为乡镇抗旱提供水源保障。”蒙城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办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