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美食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曹操不光是位出色的军事家、文学家,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权倾天下的男人,还是一位美食家。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曹操既是一位能扫天下的魏武帝,也是一位能扫一屋的煮夫。东汉末年,诸侯征战,世事如烹,曹操就是在连年征战中,不忘躬身走进厨房,亲自烹调佳肴,犒赏谋士武官。曹操手下门客如云,不能不说,与曹操烧得一手好菜有关。

日有所烹,夜有所记,曹操把自己日常所发明的美食佳肴,一一记录在木牍上,这就有了后来的美食专著《四时食制》。这本书里到底记载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呢?

先说大菜。这一日,曹操伐袁绍大胜而返,就想着亲自下厨,烹饪一道菜来犒赏有功之臣。曹操做菜和做人一样随性,随即把厨子喊过来,“目前都有些什么食材可用?”“回将军,只有一些竹节虾,还有一些鸡蛋。”“速速备好,我要亲自下厨。”

曹操在营帐之内一通忙活,厨子给他打下手。竹节虾洗干净后,挂上面糊,下油锅炸熟,煞是好看,曹操把炸好的竹节虾摆在盘子四周,盘子中间用鸡蛋和面粉煎制了一份心形的鸡蛋饼。这就做成了,众将士举箸欲食,曹操道:“且慢,请看此盘,外围竹节虾,中间是一个心形,实为‘天下归心’。 ”

“‘虾’即是‘下’,‘心’形的鸡蛋饼里,鸡蛋好似一枚熠熠生辉的太阳。妙哉,妙哉!”众人齐和。曹操拂须而笑说:“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伐袁之举,是领圣旨,顺天命,乃至大克!”“将军英明!”众将士言毕,分而食之。

曹操不光自己善于独创美食,还注重搜集美食。正因为他日常是个有心人,乃至常常有美食在他眼前浮现。

200年,正值官渡之战,曹操严明军纪,任何人不得懈怠军务。这一日,营帐外一阵骚乱,原来,一位士兵偷偷在沟渠中捉了几条泥鳅,用荷叶包着烧炙,被别人逮个正着。正要依法处置时,曹操来到跟前,忙去问个究竟,原来,因军中一位战友体弱,该士兵特去捉了几条泥鳅为战友补身子。曹操眉头稍稍舒展,问:“泥鳅之腥,常人难耐,有何滋补可言?”士兵微微抬头说:“斗胆请将军亲尝。”曹操果真尝了士兵所做泥鳅,味道鲜美,堪比盘龙鳝。曹操笑了说:“故乡亳州有句俚语叫‘吃人家嘴短’,方才吃了你做的泥鳅,味道鲜美,念在你照顾战友的情谊,赦你无罪。”曹操后来把这道菜稍加改良,取名为“官渡泥鳅”。

这一日,他有急事央人把其子曹植喊过来问话,话问完了,发觉曹植嘴角仍有汤羹没有擦净,足见来时慌乱。曹操暗笑道:“我儿,方才所食何物?”“回父王,是朋友送的驼蹄肉,正要为父亲送来,孩儿先亲尝一碗感知一下味道。这就亲自为父亲盛来。”曹植恭敬道。

曹操接过曹植所做的羹汤,大呼美味,忙问:“可曾取好名字?”

曹植道:“熬制此羹所选材料来自故乡亳州药市,融合了人参、枸杞、桔梗等七种中草药,谓之七宝羹。”

“七宝羹虽好,没有突出驼蹄肉,不若‘驼蹄羹’好。”曹操道。自此开始,驼蹄羹就成了曹操招待贵客的菜肴。此菜肴后来代代传下来,直至唐朝,玄宗还为杨贵妃熬制此羹,深得杨贵妃的欢心。

公元213年,曹操返回故乡亳州祭祖,行至涡河岸边,饥肠辘辘,见河边一茅舍里炊烟袅袅,香气扑鼻,就下马,亲自推开了农人的柴扉,走进厨房,望见一位老妪,正在烧制一道菜肴。曹操上前一揖,老妪忙起身,见是位骑着高头大马的贵人,忙盛了一碗刚刚烧制的乌骨鸡端上来,曹操虽饥肠辘辘,知卞夫人近日体弱,忙让与卞氏。卞夫人竟然一口气吃了个精光,惹得曹丕曹植在一旁眼巴巴的好生眼馋。餐毕,曹操要曹丕曹植领着卞氏先行出发,自己则向老妪讨教了乌骨鸡的做法,临行时,偷偷在老妪灶台上放下一串五铢钱。后来,这道菜就成了曹府的私房菜。也正是这道菜,改善了卞氏的体质,曹操欣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曹操鸡”。

与曹操有关的菜肴,民间现存有40多道,除上述所荐,还有羹鲶、华佗圆子、魏都莲房、貂蝉拜月等。单纯从菜肴种类上来看,足以证明曹操是一位“美食控”,若要从每一道菜肴的细节上来考量,又不难发觉曹操这样一位伟岸男子背后的脉脉温情和人文情怀。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