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
早年间,在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与观堂镇、谯东镇的交界处住着一户人家,平日里以捕鱼捉虾为生,丈夫姓王,是一个哑巴,所以大家都叫他“王哑巴”。王哑巴居住在一条大河旁,河面上有一座简陋的木桥,木桥连接着两岸,是附近村民赶集、走亲戚、商贸来往的必经之处。
据说有一年夏天,雨水多得出奇,连续下了三天,河里的水越涨越高,把木桥都浸泡散架了,冲到了河流的下游。河面上没有了木桥,这可急坏了两岸的村民,王哑巴生性就乐于助人,见此境况,就驾驶着自己破旧的渔船义务搭载两岸的村民渡河。慢慢地,时间长了,王哑巴认为如此也不是长远之计,就和妻子商量,要在河面上修建一座小桥。妻子不同意,就责怪王哑巴:“别人都不过问这件事,咱们也别操心了。况且桥断了又耽误不了咱家的事情。”王哑巴一脸愤怒,用手比画着:“这座桥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我们虽然不需要过桥,但是村民们的生活可离不开这座桥啊!”妻子左说右劝,最终还是没有拗过王哑巴,只好由他去了。
说干就干,没过几天,王哑巴就开始动工修桥了,妻子看他真心实意地想为村民办点实事,也不好意思站在一旁干瞪眼,就帮衬着王哑巴干点零碎活儿。就在建桥即将完工的前一天晚上,王哑巴实在太疲惫了,一不留神,就趴在河边的草窝里睡着了。王哑巴刚刚进入梦乡,就遇到了一位白发老者,他喂给王哑巴一粒丹药,对他说:“你是一个好人,等你明天一觉醒来,什么都会变好的……”
第二天清晨,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野鸭的鸣叫打破了寂静,王哑巴伸了个懒腰,看到一座崭新的大桥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慌忙叫了一声妻子的名字。王哑巴吃惊地摸了摸自己的嘴巴,妻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他怎么回事,王哑巴就把昨晚梦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妻子听。
王哑巴修了一座大桥,附近的村民纷纷闻讯赶来,向他表示感谢,等到众人发现王哑巴居然能张口说话的时候,纷纷感慨万千:“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后来,王哑巴依旧过着捕鱼捉虾的生活,等他去世之后,大家为了让后人记住他的功绩,就一直以“王哑巴桥”作为这座桥的名字,而这则民间传奇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