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几年过去了。
错了,不是转眼,是认真地回头,因为这几年我们向四面八方转了好几眼,回望才是第一次。
听人说,不管你怎样伪装,你的谈吐气息里都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交过的朋友和爱过的人。
可是,藏着又怎样?即使让一千人看着戴面具的你,又有几人能读懂你?
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参加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同事好友的婚礼,当伴郎伴娘,打杂跑腿,举杯庆贺,看着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说出一大推真心祝福的话,甚至和他们一起抱头痛哭,感慨岁月弄人。
这几年,我们拼命地参加各种录用考试,笔试面试,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奔走了好几座城市,终于累了决定在某一个地方驻足歇息。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地考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甚至发疯似地工作、加班、奋进。让自己忙碌忙碌再忙碌,因为害怕闲下来会想哭。
这几年,我们最热衷两件事:第一是旅行,甚至文艺地将“旅游”说成“旅行”,实际上我们就是在游,看的并不是景,因为我们仍然装了很多心事,看到的再美的风景都映着对现状不满的自己。第二是好友相聚,在老朋友面前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过去、吹牛、喝大酒、骂人、说荤黄段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互相安慰,怀抱温暖。特别希望时光停留在那一刻,你不要结婚,他也不会远离,永远永远都是牵手相伴的好友。
这几年,我们做的梦越来越少,有些过去的梦想甚至忘在了远方,而阿Q法则的运用却越来越得心应手。工作卖力工资却止步不前,加班加点却得不到提升重用,用心付出却换来数声嘲讽,试着感触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梦想,对不起,我现在只能裹住安全和温饱,所以只能暂时将你放下了。于是,我们的心死了,看到大街上的打骂不闻不问,面对工作的明争暗斗静看发展,盘算着账单想着即将到账的工钱,安慰自己:现在的生活也不错呀!忘了,戒了,无所谓!
这几年,我们不断地自我励志:“再坚持一点点我一定能成功”“只要我够努力我一定能拿下这个CASE”“不要紧,我要活在自己的心里,不要活在别人眼里”“我不怕,我很坚强”“我不哭,也不会哭,只有懦弱者才会那么做”。每次在我们近乎绝望的时候,网上、朋友口中、还有自己心中,都会有大碗大碗的鸡汤,一口下去,提振精神。
这几年,我们最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婚恋,为什么我就是等不来那个他?为什么我遇到的都是人渣?为什么……每个“为什么”都是一块砖头,在心中砌起了一堵墙,越来越高,油盐不进、水火不侵。每次提醒自己“我要试一试”,最后还是放弃了。不是不想给自己机会,是不敢,缺乏勇气。家里逼着相亲,同事好友追问,压力越来越大,可是心里的抵触也更强。这时候还有“无良鸡汤”出现:错过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自己的。有没有想过原地踏步让对方走完一百步是怎样的体验?不可否认有人渣与心机,不接触就否定是什么情怀?每次看到朋友圈里晒结婚照、亲子照,我们都在大把大把的吃狗粮,越吃越胖,越胖越喘。
这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不认识眼前的世界,明明懂得很多道理,为什么却过不好自己?
爱情是需要明火执仗的大胆,还是需要偷鸡摸狗的含蓄呢?大胆的向前,撞得头破血流,含蓄的隐忍,痛如针刺手心。
是选择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事业,还是求得一编制,安逸守老?前者输得一败涂地,后者也输得蹉跎一生。
我们不断地奔跑,受了千次万次的羁绊、冷落、蔑视、嘲讽、耻笑、谩骂……
幸好,我们都拥有了自我治愈的能力。受伤了,我们忍着痛,含着泪,舔舐伤口,治愈自己。
就这样,我们找到了一种平衡。是玩世不恭,也是成熟稳重;是敷衍应付,也是走心用情;是自欺欺人,也是真心实意;是伪装者,也是朴素人。
很难想象,努力读书,拼命工作的我们,最后竟然走向了孤独。这种孤独感,被我们藏在了书屋的一角,外人不注意,自己也不想去翻找。
被人问起,你把孤独藏哪儿了?
我扔了!
真的舍得仍么?
有时会想,也许在过去的某一个节点,发生一点点变化,也许现在的自己是另外一个摸样。
可是,买了人生这张单程车票,再难回头。
未知的明天即将到来,我们很快准备好了要戴的面具。这是一张笑脸,已经刻画得很逼真。
小孩子之间闹了别扭,一方会不断追问
“你为什么不理我?”“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我们还做好朋友好不好?”
我们呢?你不会问,我也不会说。即使爱着,那又怎样?用行话叫“端着”,这似乎成了一种游戏的规则,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端着”。
这就是面具人的世界。
记得葛优在《非诚勿扰》里对老友说的一句话:我不缺钱,就缺朋友。
我们不断地认识别人,也别人认识,可是给每个人的印象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面具。
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愿意多说几句,愿意脱下伪装的那个人,可是你的真面目,把他吓走了。
所以,面具的世界需要一直保有神秘,直到命运的终结。
又错了,就连死后,也会被冠以各种头衔,供人怀念、瞻仰,一面更大的罩子覆盖早已不复存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