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革命”让老街“活”起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 李鹏

    

2017年上半年,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一期改造工程启动。截至目前,白布大街、爬子巷、南京巷、兴隆巷和羊市街外立面改造已基本完成。虽然改造工程提升了老街形象,改善了老街居民的生活环境,但老街未来“去哪儿”的问题仍待解答。

近日,《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业态打造实施方案》给出了答案,北关历史街区将引进新型旅游服务业态,建设为皖北传统建筑及民俗文化的展示区、传统商业文化及市井文化示范区、旅游商贸及文化休闲娱乐区,打造皖北乃至全国著名古商业街。

目前,大飨堂、承庆堂、酒肆、民俗等试点业态已经启动,“按照‘点状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改造思路,先做好试点,利用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居民的积极性,最终搞活北关历史街区的商业和老街旅游。”亳州市文化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王志刚展望说。

老街居民不愿做“看客”

老街的居民对老街的改造有着“矛盾”的心理。在市区白布大街上经营油漆生意的一位店主高兴地说:“老街改造我是受益者,统一的黑门白窗比以前五花八门的外观好看多了,街道也干净多了,路灯晚上一直亮,亮度比以前还高,生活环境改善很多。”

同样是“受益者”,在老街生活了几十年的退休工人张亚光则有些“失落”,“外观是好看了,不过我们不仅要‘面子’,还要‘里子’,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参与到老街建设里去,从中受益,老街改造会事半功倍。”

对于老街居民的心声,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工作整治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改造伊始就注意收集老街的社情民意,并积极与老街居民“促膝长谈”,张亚光证实说:“指挥部的人以前和我们开过会,也提过一些建议,比如鼓励我们发展民俗。”

一位老街居民回忆说:“以前亳州城最热闹的就是我们老街,尤其是白布大街更是人挤人,后来浮桥没有了,人就少了,没有人生意就不行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老街能再热闹起来,也希望亳州的旅游能火起来,我们也能受益。”

虽然老街的居民都希望老街再“活”起来,但面对“怎么办”这个问题,大家一筹莫展,有的居民还打起“退堂鼓”,“让我发展民俗,我都不知道那是个啥,我的房子可能也达不到那个条件,感觉不切实际。”和很多人一样,张亚光也不知道老街的未来在哪里。

政府和企业带头“吃螃蟹”

老街居民的“矛盾”心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感同身受,工作人员边干边想,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考察,“我们决定让政府和企业先干,如果我们能搞好,老街的居民自然而然就会转变思路,跟着我们一起干。”王志刚介绍说。

作为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工作整治指挥部的成员之一,王志刚介绍说:“2017年,我们做的工作是老街一期5条街巷的基础设施改造。2018年我们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原5条街巷的基础设施继续提升加业态丰富;二是启动打铜巷等另外7条街巷的改造。”

目前老街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项目有4个,大飨堂、承庆堂、酒肆、民俗,食堂经营面积有1000平方米,正在装修,春节前开业;民俗依托原白布大街上的清华池建立;民俗选址在打铜巷上的原工会;承庆堂定在一处公房。

亳州市文化旅游公司酒店餐饮公司负责人吴兵介绍说:“老街居民现在还缺乏旅游产业意识,我们公司就做产业引导,春节前我们在老街有两个餐饮食堂要开业,其中大飨堂就选址在白布大街上的原人民食堂,租的是私房,签了十年的合同。”

“大飨堂主要客户是旅客,经营的都是亳州的特色小吃,蒙城的     汤、利辛的板鸡、谯城的牛肉馍、马糊,不仅如此,我们还对传统小吃进行了改造,马糊不止只有白色的还有其他颜色的,不仅有甜的还有咸的。”吴兵说。

政府“吃螃蟹”除了应当承担的责任“倒逼”,也有有利的客观条件做支撑。根据市房产局提供数据,已完成施工的5条街,共有公房90间,共计4170.14平方米,私房271间,公房占了房屋的四分之一,为业态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对自愿加入老街业态改造的居民,将提供政策支持,如居民利用自有房屋发展民俗,经营满1年,年度平均入住率达3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奖补3000元/间;年度平均入住率达5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奖补6000元/间;年度平均入住率达8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奖补11000元/间。

如果居民愿意将房屋出租用于发展旅游,有可能会获得10年的长租合同。同时对符合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相关业态的进驻企业及商户免3年租金,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为了补足短板,北关老街将面向全国,邀请在历史文化街区策划、管理、运营方面有实力、有业绩的管理团队来亳考察,帮助制定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业态策划方案,或其委托运营。

让老街既有生活又有生意

除了短期内实现老街经营业态的转变,老街长远的定位是以“街巷为脉、业态为体、文化为魂”,找准突破点、培育引爆点,以点带面、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科学规划北关历史街区旅游精品线路各街巷业态,实现“一街一品”的发展格局。

目前北关历史街区一期改造的5条街道已经有了“定位”:白布大街将以“记忆亳州”为主题,根据白布大街的位置及现有状况,建议将其打造为特色餐饮、特色旅游商品、非遗展示及亳州“老字号”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一条街;爬子巷以“休闲亳州”为主题,根据爬子巷公房较多及相对幽静的现状,建议将爬子巷打造成,以清吧、酒吧、茶吧及特色民宿为主的城市慢生活一条街;南京巷以“养生亳州”为主题,因南京巷钱庄景区坐落其中,且街道较为宽阔,建议将南京巷打造成特色中医诊疗及中医花茶旗舰店等为主题的中医养生一条街;兴隆巷和羊市街以“文玩亳州”为主题,这两条街巷多为一层建筑且街道较窄,建议将其打造成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古玩字画为主的文化休闲一条街。

“各街巷业态的规划不是强制性的,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居民自愿加入’的工作原则,我们正在积极招商,找运营公司来托管。”王志刚强调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尽量不搬迁居民,又能增加经营业态,让老街既有生活又有生意。”

(责任编辑:bzkrl)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