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从利
前言:
2017年寒假开学,我布置学生写第一篇作文,题目为《年味》,要求两节课写好,完成,上交。当时我也在课堂上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后来读给学生听,也记录了这年最触动我的温馨瞬间——感谢我的孩子,都是因为有你!
正文:
今年的除夕夜,有别样的滋味……
小时候,我盼望过年,特别是除夕之夜。父亲母亲会把家里最好吃的拿出来,做一桌美味的年夜饭。
我们兄弟姐妹多,把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围得满满的。弟弟哥哥因为是男孩子,特别能吃,看着他们大嚼,让人感觉饭菜特别有滋味。妈妈是特别心灵手巧的,总能烹制出令人胃口大开的饭菜,何况是年夜饭?吃饭期间,父母喝点酒之后,会评点一年来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提点要求,定个目标。我们小孩子也会喝点茶,祝福全家像今天这样幸福平安,祝愿父母身体健康!所以即使并不富裕的这样的家庭里,我们度过了特别有滋味的除夕夜,过新年。饭后,我们几个小孩子会依次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给我们每人五角钱或者一元钱,后来,日子好一点就给得多一点,说是“压腰钱”——就是压岁钱。
有时候遇到收成好,或者家里喂养的有猪羊时,父母会在过年时宰一头猪,或者杀一只羊。先烧香祭拜,敬神,再把待宰的猪或者羊放在红色的小方桌上。吉时到了,就放炮宰杀。村里人买走一些,我们家自己留一些。除夕时,我们可以啃到香喷喷的大骨肉,满口生香,满手是油!
因为母亲是信神的,所以年夜饭前,饭菜盛好,大家都先不吃,等妈妈虔诚地烧香,点纸,磕头,向神灵祈求平安,保佑全家老小无病无灾。敬神之后,一家人才围坐一起吃饭。
也许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式,才让我觉得小时候过年特别有意思。记得小时候,每次母亲敬神的时候,我都和她一起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上香、烧纸、磕头,听母亲祈祷。燃着的草纸,跳动的火光,檀香的气味,虔诚的母亲,在此时此刻是如此的神圣、庄重。
现在,我已做了母亲多年,渐渐步入中年,女儿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到超过我半头那么高,过年的仪式也越来越简化——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
今年除夕夜,看了春晚,要吃饺子了,女儿突然说:“爸爸妈妈,你们坐好,我要给你们拜年!”往年,孩子说要拜年,我们总是不好意思,总是摆摆手说,算了算了。此时,孩子爸爸说:“不拜了。爸爸给压岁钱!”女儿说:“必须要拜!”终于,我们坐定了,女儿拿来枕头当垫子,放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说:“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看着认真磕头的女儿,她虽已长大,但稚气未脱,还能找见她儿时的影子。那时她还小,我们还正年轻,我把小小的她抱在怀里,我牵她走路,她是我的小尾巴;犯错误时,我打她屁股,她在我身边小嘴不停喊妈妈;她跌倒时,眼泪汪汪,忍着不哭出声,独自起来找妈妈……她天真地笑,她委屈地哭。此时,她就在我的脚边郑重地给我们拜年,磕头。女儿长大了,长大的女儿,让我幸福地笑了,又有点想哭!
这样的除夕夜,这样的新年,有了不一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