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打造现代化希望的田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划定和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讯 《亳州市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根据该方案,我市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06万亩,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192万亩,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373万亩,并落实到田头地块。

我市将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力争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确保我市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稳定提高,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

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包括: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06万亩。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606万亩,其中涡阳县170万亩、蒙城县156万亩、利辛县155万亩、谯城区125万亩;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192万亩(与小麦生产功能区重合),其中涡阳县20万亩、蒙城县102万亩、利辛县50万亩、谯城区2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包括: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373万亩(与小麦生产功能区重合),其中涡阳县147万亩、蒙城县32万亩、利辛县97万亩、谯城区97万亩。

方案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和分解下达的“两区”划定任务,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明确“两区”具体地块并统一编号,标明“四至”及拐点坐标、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等相关信息。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及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建档立卡、登记造册。

方案要求,要依法保护“两区”。严格按照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落实“两区”保护相关制度,将宝贵的水土资源保护起来。认真落实省 “两区”管理办法,严格“两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记者 杨文刚)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