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进入发展快车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讯 近年来,涡阳县以实施国家第二粮仓科技工程为重点,以专用品牌粮食生产项目建设为抓手,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关键技术,着力推进粮食种植格局由“普通型”向“专用型”转变,目前,全县专用品牌粮食小麦生产基地达106万亩,高蛋白“涡阳大豆”生产基地发展到43万亩,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进入发展快车道。

为加快推进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涡阳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关键技术,提高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和落实关键技术的普及率。确立了强筋小麦、“涡阳大豆”为主导产业的专用品牌粮食,推广“麦-豆”生态型耕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品种布局,实行订单生产,打造低耗、高效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全面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优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研发,加强品种选育和关键技术瓶颈攻关,普及推广精量机械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灌溉等绿色增效集成标准化栽培技术,依靠科技提质增效。在该县楚店镇建立核心科技示范基地6000亩,重点开展立式粉垄旋耕技术改良砂礓黑土、肥水一体化、专用品牌粮食生产试验示范,为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利用好专用品牌粮食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实施多元化投入,2017年,县级财政投入2984.24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24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1056万元。全县发展产业化联合体131家,培育家庭农场412家,扶持种养大户772户。同时创新运营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搭建龙头企业运营、农民以土地入股、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规模种植,全面实行订单生产,优质高价回收产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品牌粮食效益显著提升。 (张伟宏)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