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不择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福成

对于饥和饱,在我的脑海里各有一段深刻的印象。

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国的物资还很匮乏。就说吃的吧,猪肉牛肉一年吃不了几回,小麦玉米也都不够吃的,每家一年就分个几十斤。

有一天放学回来,我饿得受不了,抽屉筐子篮子窗户台都找遍了,没有一丁点吃的,我只能先喝几口凉水充充饥。

唉!谁知道,喝凉水不但不充饥,还把我上午吃的粮食架子给冲走了,感觉越喝越饿,肚子咕咕咕像地道战似的不停地叫。

终于等到妈妈下地干活回来了,看我饿得奄奄一息,赶紧做饭,可掀掀缸,掀掀瓮,都空空如也,连点棒子面都没有。

妈妈又赶紧拿瓢子去邻居家借面,等我看到妈妈端着面瓢进门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小心脏都有点摁不住了。

那顿饭,妈妈是给我煎的呱嗒,我吃得特别香,一直香到今天。

到了2000年左右,我国的物资已经是大富有了,鸡鸭鱼肉想吃啥吃啥,海参鲍鱼也不稀罕,大吃大喝之风也刮了起来。

有天,一位当领导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要接待几个客人,在千佛山下有家海鲜店新上了些菜,不知味道咋样,让我约几个朋友去试吃一下。

我就约了两个人,菜是领导点好的,满满一大桌子,我们仨哪能吃得了,全浪费了。

一结账,五千多元,虽然不是花我的钱,可我这次难受得比上次饿晕了还厉害。

人都说饥不择食,是的,当初我们国民挨饿的时候,泥巴树皮都吃,现在国家是富了,人民生活是好了,可也需要不择食啊!

不管在家还是在饭店,都得做少点,做了点了就得吃,争取光盘,不能矫情地说这不喜欢吃那不喜欢吃,剩下一桌子全倒掉。

其实,只要不是有毒物过敏物,人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上周和六七个文友吃饭,大家胡吹海侃,难免会不小心把菜掉到桌子上。我发现,一位诗友总会悄无声息地把这些东西夹吃掉。

诗友的这一举动,其他文友也都看到了,那桌饭菜,我们吃得净光。

饱不择食,明面上是践行了俭省节约,实质上是丰富了人生涵养。

什么都能吃,世间万物的滋味都知道了,为人处世也就内敛且豁达了。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