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子书记”的扶贫故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经理下村当书记,隔行如隔山,他能干好吗?更何况他还是个外地人。”一年前,这句经常萦绕在许昌勇耳边的话,如今已经变成肯定句。作为芦庙镇杨庄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他是村干部眼中的“疯子”,是村民口中的“蛮子书记”,而他却用一个“干”字,带领杨庄村摆脱了“千年老八”(倒数第一)的尴尬。

chenay85167

许昌勇(中)带队销售“杨庄四宝”

chenay85166

许昌勇手拿的袋装藕粉正是今年他的销售创新

“杨庄四宝”破困局

5月25日上午,杨庄村占地13亩的莲藕池内,一片片碧绿的莲叶随风翻动,绿意盎然。许昌勇和几个村干部站在藕池间的渠道上,查看莲藕生长情况,探讨通过深加工,将藕做成藕粉,应用“互联网+”销售,拓宽销售渠道与方式。而这片莲藕田就是去年响彻全市的“杨庄四宝”之一莲藕的出生地。

去年10月份,该村第一个村集体经济13亩莲藕喜获丰收,可这份喜悦刚好碰到全国莲藕市场持续低迷,欢喜瞬间变成忧愁,莲藕销售成难题。

如何“对症下药”破解难题,许昌勇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举动,他设计一款杨庄土特产大礼包“杨庄四宝”, 他将杨庄村特色产业所种植的小辣椒、红薯粉丝、红薯淀粉等产品与扶贫藕相结合,做成了一款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礼包。

在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及媒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6000箱“杨庄四宝”短时间内全部售罄,净利润达20万元。

这次创新的销售举措,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富了贫困户的腰包。“村里很多贫困户家里都种了辣椒,村部以高于市场价1元钱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辣椒,还雇他们包装大礼包,发给他们工资,每个人都乐得不得了。”许昌勇说。

“蛮子书记”心不蛮

“杨庄四宝”让很多人认识了这个偏远贫困的小乡村,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改变了村干部对许昌勇书记的看法,让村民从内心认可了这个“蛮子书记”。

许昌勇是江苏盐城人,大学毕业后便到古井集团工作,现任古井集团物流调度中心副总监,虽然在亳州工作十多年,但乡音难改,刚到村里时,很多年龄大的村民听不懂他说话,调侃他为“蛮子书记”。

“接到扶贫任务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与老百姓打交道,更深知自己一个外地人到陌生的乡村开展工作会多难,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许昌勇说,当时心中就一个字“干”,认为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就一定会得到认可,一年的时间,他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学习方言、走访到户,许昌勇的坚持看在老百姓眼里,暖到他们的心里。进入该村有一座桥,是村民出行的最近交通要塞,但由于此桥年久失修,雨天积水严重,村民出行成难题,到村后发现这一情况,许昌勇带着村干部到桥上清理积水,并找人在桥两边打落水孔排水,彻底解决桥梁积水问题。

35岁的丁泰宇是杨庄村的贫困户之一,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双腿残疾,无法正常行走。身残志坚的他种苗木创业,但销售成难题。许昌勇获悉后,主动联系绿化公司,帮助解决销售问题。

类似事件,在许昌勇扶贫一年工作中数不胜数,而正是这样的点滴小事,让他真正走进了村民的心。

“疯子书记”干劲强

跟随许昌勇在村里转了一圈,最后回到村委会,一栋去年刚建好的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为民办事大厅,墙壁上挂着的两张值日表很有看头,一个是办公卫生责任分配表,一个是村委人员分工表,这两张表也是许昌勇在村部管理中的“紧箍咒”。

“至今清晰记得去年4月第一次到村部报到,办公室桌面上蒙着厚厚一层灰,卫生差虽不是什么大事,却体现了一个团队的精气神不足。”许昌勇说,新村委会建好后,他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制度,每位村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区,新村委会每天都窗明几净。

为了尽快推进扶贫工作的进度,许昌勇将企业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入扶贫工作,制定“一张表·作战图”,将党总支各项工作按照时间推进顺序逐条列出,明确责任人。此外,他还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学习研讨制度、信息联络制度和沟通协调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不少村干部初期无法适应许昌勇快节奏的工作安排,他们认为杨庄村来了个“疯子书记”。

通过一年的努力,杨庄村的多项工作在全镇排名靠前,终于告别了“千年老八”(倒数第一)的尴尬。

无论是“蛮子书记”还是“疯子书记”,许昌勇的加入,让他们重新树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村干部对艰难“脱贫”工作有了向上向好的“心气”,村民与“蛮子书记”之间的信任度持续升温。

“扶贫道路任重而道远,请村里百姓放心,‘蛮子书记’心不蛮,一定会带着贫困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把杨庄村带向小康之路!”许昌勇动情地说。 (记者 丁静 图/文)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