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已经打了30多亩,如果能供上手的话,一天能打捆100亩左右。”6月2日,在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村麦收现场,孙大伟停下农机满意地说,他养殖了100多头黄牛,吃货们一天就要吃掉200多斤干草和饲料;有了这么多的麦秸,打捆运回家,不要一分钱,政府还有补贴,秸秆成了“香饽饽”,养牛的饲料不再发愁了。
今年午收以来,该镇通过秸秆打捆离田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积极破解秸秆焚烧难题,全力抓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和麦茬焚烧现象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武清海 摄
“今天我已经打了30多亩,如果能供上手的话,一天能打捆100亩左右。”6月2日,在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村麦收现场,孙大伟停下农机满意地说,他养殖了100多头黄牛,吃货们一天就要吃掉200多斤干草和饲料;有了这么多的麦秸,打捆运回家,不要一分钱,政府还有补贴,秸秆成了“香饽饽”,养牛的饲料不再发愁了。
今年午收以来,该镇通过秸秆打捆离田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积极破解秸秆焚烧难题,全力抓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和麦茬焚烧现象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武清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