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石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QQ截图20180706084631

 

◎李运明/文李松涛/图

石磙,是乡村打麦场的丰碑。

农闲时,它依偎着麦秸垛,像一位宽厚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平阔的打麦场,等待着鸟雀来觅食、嬉闹,驱逐走收获后的冷清和寂寞。农忙了,它俯身在地,老牛拉着它慢悠悠地碾压着场面,奏出吱吱扭扭的小曲。

农忙时节,打麦场也是孩童的乐园。夕阳在山,庄稼碾压脱粒,该起场了。大人们顾自忙着起场,垛垛,扫场,拢堆,扬场。场面光洁,孩童们见缝插针做起各种有趣的游戏,有的跑,有的跳,有的滚,有的爬,有的来“杀羊羔”,有的玩“投老鸹窝”,有的“摸瞎驴”,有的“捉迷藏”……哪怕是石磙也能玩个不亦乐乎。

石磙可以推。几个小伙伴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面推,石磙骨碌碌滚动着,把场面压得光滑而瓷实,尾随的小伙伴就在后面肆意地摸爬滚打。

石磙可以趴。解开衣襟,敞开胸怀,把肚皮贴在光滑的石磙上,石磙散发着余温,不再是坚硬的石头,而是像一双慈爱的手在轻轻地摩挲着肚子,是那么的柔和温润。听大人们说,如果肚子受凉了发痛,贴在温热的石磙上,要不多会儿就好了。

石磙更可以骑。只要有一人呼喊:“骑石磙去喽!”小伙伴们就会群起响应,蜂拥而上,真的像蜂一样叮满了石磙。忽然有人叫道:“大宝的裤裆烂了!”大宝赶忙起身查看,一看,裤裆完好无损,这才知道上了当。一愣怔间,他的位置早已被人填补。大宝逮到骗自己的小伙伴,恼怒地抓起他,推搡一番,却也无济于事。

人多了,没法玩儿,只好靠“杠子老虎鸡吃虫”来一决上下。胜者得意地跨上石磙,脚踩石磙框,两边轧动,像是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石磙发出吱吱扭扭的韵律。骑得慢时,他优哉游哉,不疾不徐;骑得快了,就像风风火火地冲刺。有时候,他还会在后面拍上一掌,嘴里喊着:“嘚儿,驾!驾!”俨然骑的又是一匹高头大洋马了。他正得意扬扬的,有人指责:“你一个人骑有什么意思?”他不好意思独占了,节奏就慢下来。这时,有人就趁机一跃,骑了上来,然后两人用同样的节奏,一轧一轧,悠然自得地骑着。

不过骑石磙也真有弄烂裤裆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在抢着上石磙的时候,只听“刺啦”一声,不知道谁的裤裆烂了。大家连忙查看,原来是我。我害羞地翻身滚下石磙,夹起两腿,逃出人群,回家补裤子去了。妈妈问是怎么弄的,我不敢吱声,她替我回答:“是骑石磙骑的吧。”见我默认了,妈妈劝告我,以后不要骑石磙了,骑石磙容易烂裤裆。我问为什么,她笑笑说:“石磙会咬呀。”石磙有牙吗?这个问题曾伴随了我多年。

如今,打麦场不见了,石磙也不知道都消失到哪儿去了,但是孩童时自得其乐的韵味儿却经久不散。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