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关爱乡村失能五保老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养老院看病 卫生院内养老”

亳州市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关爱乡村失能五保老人

□本报记者 魏军/图

“养老院能看病,卫生院内能养老”,2017年年底以来,我市通过推行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模式,破解“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卫生院里不能养老”难题,为包括失能五保老人在内的老人们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使其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能有护”中安享晚年。

lid8733

卫生院里来“养老” 失能老人有“新家”

近日,记者来到谯城区古井中心卫生院,几位老人正在医院护工的陪同下聊天。

“我以前在古井敬老院住,今年被接到卫生院了。”72岁的王显孟老人几年前因脑梗塞导致偏瘫,失去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属于失能五保老人。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之一。做好失能五保老人供养,照顾好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其生命尊严,是临终人文关怀的体现。2017年年底,我市启动乡镇失能五保老人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工作,为他们提供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使其安度晚年。古井中心卫生院专门建立了“失能五保老人护理中心”,把敬老院“搬进”了卫生院,王显孟也随之来到“护理中心”。

“这里现在有4名失能老人入住,由2名护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古井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武兰彬说,卫生院每天都会派医生来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

失能五保老人护理中心现有两个病房,宽敞干净,空调、电视、室内卫生间,一应俱全。“相比敬老院,这里的生活更舒心。”王显孟对卫生院内的生活很满意。

“老人想吃炒鸡蛋,我特意做给他们吃。”卫生院的护工说,为了能够让老人吃得可口,卫生院专门给他们开了个小灶,每天变着法、换着样,准备可口的家常菜。据了解,我市将全市失能五保老人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万元提高至3.6万元。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撑,卫生院可以尽可能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供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敬老院内可“看病” “养中有医”享晚年

在失能五保老人集中入住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我市又于2018年初启动了乡镇卫生院托管敬老院试点。乡镇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服务全体院民,进一步推行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模式。

今年3月,蒙城县岳坊镇中心卫生院开始对镇敬老院实施托管工作,在敬老院内设立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设置了失能五保老人护理室、康复训练室、输液观察室、化验室、B超室等十多个科室,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为包括失能五保老人在内的全体院民提供医疗服务。

“现在是足不出户,医生上门给我看病。”6月28日,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内,75岁的失能五保老人葛淮新有点胸闷,便让值班的许守顶医生给他看看。

许守顶先为葛淮新测了测血压,随后安排护士为他服下几颗速效救心丸,并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多喝热水。葛淮新是五保老人,去年年底突发脑梗塞,导致肢体功能障碍,于今年年初入住失能五保老人护理室。

失能五保老人护理室是岳坊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重点科室。每天早上6点多钟,许守顶都会来到护理室进行巡查,了解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态,这样的巡查一天不少于3次。

许守顶另一个身份是岳坊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他需要在敬老院值满一个月的班,才能轮换别的医生,“医生、护士、护工各司其职,24小时不放松”。

位于岳坊镇敬老院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岳坊镇中心卫生院分院,不仅可以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细致入微的医疗服务,还能惠及全体敬老院院民。

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共托管五保老人和社会老人117人,其中重度失能五保老人7人,半失能老人20人。已入住在岳坊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的五保老人,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生活上有人照料,护理有专人负责,住处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推动“两院合一” 促进“医养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并明确宣示:在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保老人尤其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之一。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是失能五保老人最坚强的后盾,是他们最大的依靠、唯一的依靠,必须要解决好他们的供养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我市自2017年底开始,开展失能五保老人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工作,对全市范围所有符合条件的失能五保老人开展进院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关怀服务。为了协调卫生院与敬老院的组织关系和管理方式,我市又于2018年3月份开展卫生院托管敬老院试点工作,以“两院合一”的模式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

据市卫计委介绍,全市2400多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中,核实符合入住条件的有692人,已入住337人。提供入住的乡镇卫生院78个,均完成了生活设施改造,准备床位683张,招聘护工161人。失能老人入住后,经过医养结合中心的精心照护,270名不能自理的老人中有55%能够基本自理,92名不能行动的老人中有86%能基本行动,140名患病老人中有91%病情得到基本控制,32名有褥疮的老人中有91%已经愈合。

“关爱失能五保老人既是一件善事,也是对医养结合的探索。”市卫计委主任胡秋雯说。目前,我市所有的敬老院均设置了卫生室,方便农村五保老人门诊就诊报销,全市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生活设施改造并提供入住。下一步,我市将计划按照乡镇现有五保老人数量,分区域进行布点,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托管敬老院和医养结合中心建设,以便更好地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