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投哪个垃圾桶 市民多数不在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该投哪个垃圾桶 市民多数不在乎

分类垃圾箱大多成摆设资料图

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一些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所以,垃圾分类显得尤其重要。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些公共场所,看到有些地方也投放了分类垃圾箱,但它们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除了分类垃圾箱投放地点较少的问题外,许多市民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现状 分类垃圾箱垃圾多“混装”

7月17日,记者来到市区的一些小区、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场所,发现这些地方大部分没有专门的分类垃圾箱。在市区汤王大道一个小区里,记者看到小区的道路两边有一些绿皮的大垃圾箱,里面放满了花花绿绿的塑料袋,还有不少泡沫、纸屑等杂物。

随后,记者来到一家商场,看到每一层都放置了垃圾桶,但并没有垃圾分类标识,里面除了废纸,还有一些果皮等杂物。清洁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并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每天倾倒垃圾前,他们都会把里面的矿泉水瓶、报纸等能卖钱的垃圾清理出来,剩下的则由环卫工人运走。

随后,记者在市区一些广场和公园里看到放置了分类垃圾箱,然而它们却未发挥出作用。各类垃圾混乱地放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市民 垃圾分类意识较弱

记者在市区魏武广场附近观察近半小时,发现过往市民在扔垃圾时,不会特意按垃圾类别来扔,多会选择顺手的垃圾口投放,对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界限也并不清楚。

“你看我吃剩的食物,餐盒属于可回收类,剩下的剩菜属于不可回收类。我要把它们扔掉,还得分两次,很容易撒在身上,非常麻烦。”市民孙先生说。对此,几位路过的市民也表示赞同,因此,他们为了避免“麻烦”只能将东西一起丢进垃圾桶里。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并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八九成的市民是将生活垃圾一起打包扔在垃圾回收处。也有少数市民表示,有心要把垃圾分类,却不知道该怎么分。“而且即使我们分类了也没用啊,小区里的回收处又没有分类,到时还是被环卫工人一股脑儿地打包带走,分也白分了。”市民李小姐说。

部门 将加大垃圾分类宣传

随后,记者采访了谯城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李镇彪,他介绍,之前市里也曾针对垃圾分类做过推广,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是由相关部门进行分类,一部分运到垃圾发电厂,一部分进行填埋,还有一部分进行焚烧处理。

“现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基本可以分开,但生活垃圾基本没做到细化分类。”李镇彪表示,城市垃圾大致可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可分为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

记者了解到,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织物、人造合成材料包装,如:报纸、杂志、玻璃瓶、灯泡、易拉罐、废弃衣服等。不可回收垃圾是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烟头、果皮、菜叶、剩菜剩饭、树枝树叶、油漆颜料等。

李镇彪说,他们将逐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市民从身边做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记者 刘心珠 文/图)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