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随着我市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不断放宽,工商部门是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问:随着我市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不断放宽,工商部门是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

答:“宽进”必须和“严管”相结合,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严管”,但是“严管”不再是过去行政部门监管的方式(日常巡查)。一是我们通过数据互联网+政务方式。目前工商系统已经建立了一个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把企业的注册登记、审批、不良记录等信息全部都放在上面,这主要是为了达到企业自律。二是利于部门联合监管。违法信息都会显示在这个平台里,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例如有银行看到企业在土地、环保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话,就不会给企业贷款。三是实现社会共治。是否选择和这个企业交往、是否选择买该企业的产品,都会先查找这个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四是加强大数据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归集共享。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将企业登记信息、年报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进行关联整合、统一公示。加强企业信息归集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加强对工商数据的深入挖掘,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供支撑。(记者 刘心珠 整理)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