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蒜皮”不是小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鸡毛蒜皮”不是小事

王国东

8月9日 星期四 晴

8月9日下午,刚立秋的第二天,室外温度高达39℃,我像往常一样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室核对扶贫档案资料,突然一位浑身汗湿的中年男子闯了进来,叽里呱啦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我一看,这人我认识,是本村六里王庄的低保户聋哑残疾人王洪九,村民都喊他“王哑巴”。他看我没明白他的意思,非常激动地用手比划,可惜,我还是听不懂。担心有紧急的事情,我当即决定跟他一起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利辛县阚疃镇六里王庄距离社区服务中心大约有一公里,我拉着王洪九一边走,一边向路边的居民了解情况,但其他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低保户王某三的家门口,王洪九停了下来。王某三八十多岁,前几天生病尚未出院,其子王某田患有慢性病,其儿媳因精神疾病走失多年,其孙王某亮数月前因精神病走失前几天刚被送回家来。

王洪九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里呢?经过了解,我才弄明白,王某亮把他家新建的水冲式厕所的一个管子拔掉了。通过调解,王某田答应立即买来管子帮其修好。

当看到王洪九家的电风扇已经不能使用了,我就让人帮他买来一台风扇,一听说有新风扇,王洪九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个水管,看似小事,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两家更大的矛盾。所以,遇到村民反映类似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也都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处理,正如那句话所说,群众利益无小事。

当我浑身汗水地回到社区服务中心,遇到了新王庄的贫困户73岁的谷秀英老人,她拎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是新鲜的韭菜、辣椒、西红柿等,非要送给我。

“你们帮俺家修了路,建了房,装了光伏,用了自来水,让俺过上了好日子,俺自己种的菜不给你们尝尝,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啊。”老人笑着说。

看着老人热情的笑容,我很感动,觉得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让村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不然,真的对不起他们的期望……

(作者系利辛县阚疃镇镇东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