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杨:用歌声温暖学子求学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个音乐高考班,她让差点自暴自弃的职业学子圆了大学梦;三年农村支教,她让暮气沉沉的乡村校园歌声四起。陆清杨,一个气质如兰,把音乐梦想变成工作热情和育人情怀的人,成了众多音乐学子长大后的梦。

陆清杨(中间坐着)为年轻教师上声乐实践培训课

陆清杨(中间坐着)为年轻教师上声乐实践培训课

音乐高考班圆学子大学梦

中考时,利辛县阚疃镇的侯学榛只考了300多分.进入阚疃中学职业高中学习后,她越发觉得自己没什么前途可言,厌学、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然而,三年后,侯学榛不但考上了本科院校,毕业后还成了母校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侯学榛的幸运源于她的恩师陆清杨。2006年,陆清杨怀揣音乐梦想来到阚疃中学,兼任职业高中班和普高班的音乐老师。学生的中考成绩大多200多分,他们由于家庭贫困,文化课基础差,都是抱着混到毕业出门打工的想法而来。

这样下去,会毁了学生。陆清杨和学校协商后,组建了首届阚疃中学音乐高考班,并通过自愿报名和劝说的形式招收了8名学生。高考后,两名学生顺利考入本科院校,一名学生考入大专院校。此消息不胫而走,音乐高考班名声大噪。

“尽管如此,招生仍然困难,因为学生和家长不怎么认可,我只能随时留意好苗,只要发现谁有这方面潜质,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劝其进班。”陆清杨说。目前,经过她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不计其数,有很多如她一样当上了音乐教师。

“她的课灵活、新颖,除了基本的教唱外,还有练声、角色扮演等,她总在不停钻研适合学生的课堂,还开发了大量第二课堂。毕业后,我也想当一名像她一样敬业的音乐教师。”从陆清杨班里考入合肥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付雨桐说。

三年支教唱响留守娃心中的歌

三年前的利辛张集中心校因为没有音乐教师,校园里从未飘出过歌声,一片暮色沉沉的景象。此时,陆清杨刚调到利辛中学不久。得知此情况,她主动提出要到张集学区支教三年,采取走教的形式,尽量让学区内的所有学校都能享受到美妙动听的音乐。

孙逊曾是张集中心校一名老教师,也是陆清杨在利辛中学的同事。经常回张集老家的她经过学校门前时发现,学校经常飘出动听的歌声和悠扬的琴声。就连一向不爱唱歌的留守孩子也都张开了嘴巴。

“农村留守孩子多,她根据学生们的乐感和兴趣特长,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大量第二课堂,用歌声温暖他们的心灵。很快,一所所农村学校变得有生气了,整个校园也活了。” 孙逊说,陆清杨利用课余时间为农村学校谱写了校歌,从歌词可以看出,她把歌声和对教育的热情都留在这个充满浓郁乡情的地方!仅仅三年时间,经陆老师培养的音乐娃,有20多名已进入了高中音乐特长班学习。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责任编辑:fl)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