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姐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桃李姐妹

◎杨崇演

时人多以桃李喻学子,吟哦“盈门桃李笑春风”。但在传统文化里,桃李还有同气连枝之意,隐喻姐妹情深互爱互助,正所谓“桃李不分家”。

“李代桃僵”便是明证——《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桃李情深,虽为自古美谈,但真正做到桃李一家亲的,还是在当代人的手上才得以成全。人们通过嫁接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新的品种——“桃李果”,桃中有李、李中有桃。水果里头,桃和李是最亲密的。

乡人谙熟农技,都爱在堂前屋后栽上桃、李等果树,春天里,这些花呀,将家家户户涂抹得红一片、黄一片、白一片、绿一片的:走在乡间小路上,总有左边的李枝牵衣,右边的桃花吻脸,走进一个桃李芬芳的世界里。

记得读小学时,有个女同学,家里有几棵桃树,桃子成熟的时候,送了我好几个。于是我想,人家投之以桃了,我该报之以李才对,便送给她几个李子。后来读到《诗经》里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才知道当年摘李子回报人家,也是太过于望文生义了。《诗经》告诉我们,人家送我红桃,我拿琼瑶回报。

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民间的桃花是一种辟邪的植物。桃叶一枝,百歪回避。桃花是仙一样的植物。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桃花才开得比其他花都早呢?我不知道。

每当桃花盛开的季节,远远看去,犹如缤纷的云霞灿烂夺目,燃烧着激情。置身其中,欣喜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欣喜;喟叹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喟叹;感叹着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的感叹。

及至盛花而后,便是“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了,东风乍起,乱红如雨,“殷红片片点莓苔”,整个院子里像铺了一层粉红的锦缎一般。这个过程,在我们赏花者眼中,桃花是无怨无悔地化作春泥更护果了,果农更是因了由花而果的质变,仿佛嗅到阵阵果香而喜上眉梢。

当然民间有桃花妖之说,但妖里更多的是代表纯洁、无私出现的桃花仙子。她们素衣长发,餐风饮露,福祉人间。就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桃谷六仙,虽然行事不经,但也是嬉笑打闹,给人欢乐的角色。这显然是符合乡民审美的结果。

再说说妹子李。

印象中,三月时节,微风一吹,“李花雨”就像暴风雪一般,漫天遍地。

这时,邻家小妹就会拿着一个蕾纱小袋子,在李树下把袋口打开,傻傻地站着,张望着,那些粉色精灵安然地停落在她的小袋子里,停落在她从未做过游离子的纯色头发上,停落在她几欲飞舞的双肩中。然后,转身,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她把李花做成香包,放进自己的房间,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让岁月留下芳香。

过几个月,李子熟透了。绿叶丛中大片大片的玫瑰红展露在你的眼前,是那样的鲜亮、纯粹。摘一个,咬一下,爽脆多汁,甜中略酸,让人无法忘记她的名字……

我们家就栽了一棵李树,没栽桃树,邻居则相反,种了一棵桃树,没种李树。邻居家的桃树高丈余,那树干比大海碗碗口还粗。桃花树虽然栽在邻居家的后院中,桃花枝叶却跨过围墙伸展到了我们家后院。邻居曾担心桃枝茂盛影响到我们出入,特地问要不要砍去。我们当然不愿意,有青枝绿叶,花红柳绿,多好!因此每年的春天,我们家院子里也是桃花灿烂,而每年的桃子成熟,我们家院子里也是桃子飘香。同样的,我们家的李树也很懂得“礼尚往来”之道,给邻居送去了李花李果。种一棵树,得两样果。我们都笑称:互利互惠,赚了!

有桃,有李,有“情歌”。还记得那时年少吗?我们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流着鼻涕,哪懂得什么爱情,只是觉得好听,便唱开了:“桃树开花红彤彤,我俩相恋在心中。等到桃子成熟了,我再接你到家中。”“李子开花白雪雪,你家有个好姐姐。那天从你家门过,茶饭不思半个月。”老人听了抿嘴一笑,似乎心中隐秘的心弦被春风拨弄。当然,小孩子在家里不敢唱,在学校不敢唱,只能在上学、放学路上唱,或是放牛、砍柴时放声大唱。在歌声中,几场风雨,桃花、李花开了落了,少年懵懂心结似的青扣窜上了枝头。

桃李桃李,桃桃李李——谁赠我以桃李,我一定报你以琼瑶。

(责任编辑:bzbsmmy)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