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轮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什么都能够玩出花样来,能把死蛤蟆玩得尿淌。这大概说的就是我们小时候。小时候,我们看见什么都能玩上一番。比如,架车子的车轮也能成为我们的玩物。

架车子是我们小时候人们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播种时,人们用它往地里运送粪土、农具、种子;收获时,人们用它往家里运送粮食、秸秆;平时赶集上店、走亲串友也少不了。用过以后,大人怕小孩乱推乱撞,常常会把车框竖放在墙上或者树上,把车轮撇在一边。车轮,人们通常称之为下盘。我们看见下盘撇在了一边,就会趁机推着去玩。

最简单的玩法当然是推。俯身弯腰,两手抓住下盘中间的铁杠,往前飞奔着跑,直跑得两鬓冒汗、气喘吁吁才会罢休。你推,我也推,于是大家便轮流着推,也能玩得个不亦乐乎。

如果只是简单的推,还是会少却许多的趣味。有句话叫,实践出真知,我们则是玩中出花样。有时候,我们会把架车子下盘当成“小轿车”。因为大孩儿推下盘时,小不点儿也会跟着凑热闹。如果让小不点儿玩,一旦栽着碰着,会给大孩儿带来很多麻烦;可是不让小不点儿玩,小不点儿就会如影随形尾巴似地盯着,而且嗯嗯叽叽的,闹得人心烦。于是,大孩儿就从后面掐住小不点儿的腰,把他抱起来,让他面朝前坐在下盘的铁杠上,接着再躬身下来,两手抓住铁杠,让小不点儿往自己的胸窝里一躺,然后推着下盘往前飞跑。一边跑,一边美其名曰喊着“坐小轿车喽”——这不,“小轿车”就来了。小不点儿有的胆小,会吓得一惊一乍地叫起来;胆大的则会很享受地乐个不停,而且还会一再地催促着“快一点,快一点”。

下盘不仅可以当作“小轿车”,还是玩过家家游戏时娶亲的“婚车”。过家家时,要把“新娘子”接过门,小伙伴们装模作样扮演着各种角色,有的吹喇叭,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放鞭炮,“新郎”推着“小轿车”来接“新娘子”。“新娘子”扎着一根“朝天辫”,辫上插着一朵喇叭花,故作羞羞赧赧的样子,款款地坐在“小轿车”的横梁上,“新郎”从后面推着,一行人一路吹吹打打、欢欢闹闹着往“家”走。走着走着,“新郎”搞恶作剧,突然松开“新娘”,“新娘”猝不及防,一个倒栽葱就摔了个人仰马翻。

除了推,下盘也能当作杠铃来举重,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有抓举,有挺举,有双手举,也有单手举。把它竖起来, 下盘就又成了“转轮”,上面一边趴上一个小孩,然后飞速地转动起来,直转得人晕头转向,惊叫连连,一旦落地,必是头重脚轻,踉踉跄跄,如醉酒一般。

车轮滚滚,时光匆匆,世易时移。我们小时候的许多游戏都是一种“野”趣,不是现在的孩子所能体会的了。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