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儿
◎杨秋
二霞家赊了几十只小鸡,“啾啾啾”地在院子里滚动。一群黑的白的黄的小绒团团,可爱得很。
二霞家半大的黑狗,匍匐在地上,下巴放到两只并得很齐的前爪上,做埋伏状,两只黑豆眼滴溜溜地跟着小鸡转。突然,一跃而起,叼起一只,就往厨屋里跑。二霞妈看见了,抄起根棍就打,黑狗立刻松了口。小鸡仔却死了,伸着一条腿儿躺在地上,身上的毛被黑狗濡湿了,看着瘦小了许多。
二霞妈脱了鞋,拽着黑狗的耳朵,一鞋一鞋打它的嘴。打一下,吵一声:叫你咬小鸡,可敢咬了?叫你咬小鸡,可敢咬了?黑狗耷拉着脑袋,半蹲着,一动也不动。它心里在想:小鸡仔可爱,只是想亲亲它。但发出的声音却是呜噜呜噜的,不服气的样子。二霞妈越发生气,一连打了几十鞋底,黑狗的嘴又肿又歪。从那以后,黑狗长了记性,小鸡爬到它头上、身上,用小爪挠它的脸,用小尖嘴儿啄它的眼皮,黑狗闭着眼,也不动了。
眼看小鸡退去绒毛,穿上马甲,长成了“长尾巴狼儿”。中秋前后,依然成了大鸡。母鸡俊俏,公鸡威武,二霞妈满心欢喜。
一夜,忽然传来鸡的叫声,很惊恐,很凄厉。二霞妈趿拉着鞋,拽着顶门棍出来了,月光很亮,院子里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二霞妈看到她家的“凤凰头”母鸡,趔趔趄趄往西走,一个黄东西在旁边赶着它。
二霞妈把棍子一丢,双手合十,祷告道:黄大仙儿行行好,放了俺的鸡。黄大仙儿行行好,放了俺的鸡。
是黄大仙儿听懂了二霞妈的祷告,还是顶门棍落地的“咣当”声惊吓了它?黄大仙儿跑了。“凤凰头”脖子上掉一块肉,捞了条命,活下来了。从那却像失了魂,一天天缩着头,半闭着眼儿,蹲在墙角,打瞌睡。
二霞妈不敢打黄大仙儿。她说那东西有邪性,伤不得。下面是她讲的两个故事。
堂屋里间,有一根槐木柱,顶着梁,那根大梁有点瓤,得用东西顶着。有一天,海儿(二霞的兄弟)在抱着柱子玩,看见地上小洞里,钻出一个黄脑袋,看见有人就“哧溜”一下缩回去了。过一会儿,又露头。里屋地硬,不知道它咋能钻透。海儿俩手张开剪子,趴在地上等。过了一会儿,那个黄脑袋又露出来了,“咔嚓”一剪子,海儿把头给它剪掉了。
从那以后,海儿夜夜头疼。
原先,仙家子多,常到庄上拉鸡。老人说,都是从老坟跑出来的。海儿他爹就拿个老鼠夹子,趁天黑放到老坟边上,然后爬到柳树上等。你猜,看到了啥?随着一股子青烟,出来一个瘦老头,老头转了一圈,站定了。他穿着长袍,辫根独辫子,头顶子上戴把梳子。老头围着老坟看了一圈,拎起鼠夹子,说:谁放的?吓着孩子。随手扔了。一抬头,看到了海儿的爹,说:是你呀。就拔下梳子,锯树。
海儿的爹吓得一头从老柳树上栽下来,病了半年多。
那片老坟,我知道的,说下面埋的是清朝的啥考公。坟边的老柳树两个人抱不过来。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