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点领域改革多头开花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晚报-中国亳州网讯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等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

我市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减少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按照“八个一律取消”清理标准对网上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进行清理。目前, 63家市直部门共上报政务服务事项1856项,初步统计精简申请材料比例达58.3%。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我市积极开展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改革工作,企业从签订入园协议至工程施工许可时限从原来的205天压减至108天,其中政府部门审批从50个工作日压减至27个工作日。创新开展承诺制改革试点,亳州经开区成为全省先行试点的3家开发区之一。

持续扩大“多证合一”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印发《亳州市“多证合一”工作实施方案》,截止到目前,全市颁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4792个。

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今年8月,我市在全国261个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居第34位,较2017年提升185个位次。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我市完成了建安集团战略转型,新组建的建安、城建、交控、文旅四个集团公司建立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设立党委、纪委,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推进古井集团聚焦主业改革,做大做强白酒主业,力争今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深化金融改革

我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研发金农易贷产品,自2016年7月14日上线以来,累计授信18.0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356.75亿元。

“税融通”业务稳步推进,累放贷款5.5亿元; 1- 8月份全市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28.4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3%;创新成立亳州市创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营过桥业务,扶持企业292家,周转额41.4亿元。

全市主板上市企业1家、上市在审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家;三板挂牌企业11家;四板挂牌企业286家,实现直接融资90.87亿元。

合作共建亳州中安天使投资基金、华安安诚新三板投资基金、产业升级并购基合等,以天使投资匹配种子期企业、风险投资匹配初创期企业、产业投资匹配成长成熟期企业的方式,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发展全链条、 对接企业上市(挂牌)全过程的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 (记者 陈显锋)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