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严厉打击 实行综合治理
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出“组合拳”
亳州晚报-中国亳州网讯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围绕十四个方面的黑恶势力犯罪,重拳出击,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力震慑下,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据省统计部门数据,今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为96.9%,较全省平均值高0.3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与去年同比下降近四分之一。
提高政治站位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市委常委会4次、市政府常务会3次听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汇报;市委制订下发了《亳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
依法严厉打击
我市利用多种形式着力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浓厚社会氛围,全市印发宣传材料20多万份,制作固定宣传牌、粉刷墙字3万处;同时,还利用机关、学校、商场、宾馆、公交车LED屏进行宣传。政法部门健全落实涉黑涉恶案件会商制度,统一执法思想,形成打击合力。两级法院建立了涉黑涉恶案件台账,组建审判专业队伍,保障案件审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检察机关强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对涉黑涉恶案件相关部门共同研讨,确保定性准确,打击有力。公安机关围绕打击重点,全方位、多途径深入排查各类线索。
实行综合治理
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坚持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组织协调交通、工商、文旅、城管、住建、金融、水务等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和监管服务行业领域,制订工作方案,开展深挖细排。市、县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将实行“签字背书”制度范围扩大到领导小组各个成员单位。
建立衔接机制
我市制定下发了《亳州市涉黑涉恶案件逐案排查“签字背书”制度》《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各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问题线索快速移交反馈暂行办法》和《定期沟通协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法有效衔接机制。
巩固基层组织
在“两委”换届前期,严格落实“两委”班子候选人联审制度,在乡镇(街道)全面审核的基础上,由县区组织部门、民政部门会同纪委监委、公检法司、信访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查,严格把好“入口关”,切实将“村霸”等涉黑涉恶势力拒之门外。
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成立了亳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市委政法委和公、检、法、司抽调5名业务骨干具体办公。建立健全了亳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工作制度,提高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各县区也建立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完善了制度。市财政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已拨付专项经费55万元。
(记者 陈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