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菜的“诞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文英将莴苣 放在支架上晾晒。

李文英将莴苣 放在支架上晾晒。

将莴苣削皮并从中间切开

将莴苣削皮并从中间切开

夫妻二人在地里采摘。

夫妻二人在地里采摘。

将莴苣打捆运到地头

将莴苣打捆运到地头

莴苣晾晒 一天左右就成为了口感完全不同的“贡菜”。

莴苣晾晒 一天左右就成为了口感完全不同的“贡菜”。

谈到今年的产量,夫妻两人都很 满意。

谈到今年的产量,夫妻两人都很 满意。

李文英看着正在晾晒的莴苣,满心欢喜。

李文英看着正在晾晒的莴苣,满心欢喜。

11月3日,阳光正好。谯城区张店乡魏庄村的一块田地里,李文英和牛有强夫妻两人正在忙碌着。眼下,正是莴苣丰收的季节,两人从收割、削皮到晾晒,演绎了莴苣到“贡菜”的华丽转身。

牛有强在地里将莴苣连根拔起,顺手剥掉上面的叶子,随后整理成一捆抱到妻子李文英面前。李文英坐在桌子前,手里拿着一把刀,麻利地将莴苣的皮削下,并从中间切出一道口子,便于悬挂。之后,两人将削好皮的莴苣悬挂起来,进行脱水晾晒。大约晾晒一天左右,便可以取下。

李文英告诉记者,他们共种植了5亩左右的莴苣,已经种植了20多年。“收益好的时候每亩可以赚四五千元,不好的时候也能赚两三千块钱吧。”

到了下午5点多,夕阳西下,夫妻俩也到了收工时间。他们收拾好工具,清理了垃圾,一起坐上自家的小三轮。到了明天这个时间,今年刚晾晒的莴苣就会变成脱水后的“贡菜”苔干了。

记者 刘心珠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