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遇销售难题 10万斤辣萝卜急寻买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0日上午,谯城区十八里镇侯桥村,绿油油的萝卜田内,菜农朱红旗眉头紧皱。萝卜虽然长势喜人,可价格低、销售难,却成了摆在朱红旗面前最大的难题。“承包这25亩地本来种的是药材,谁知药材种植失败,为了不荒废土地这才种了萝卜,这回可真‘萝卜’了。”朱红旗无奈地说。

遍地萝卜长势喜人,绿油油一片

遍地萝卜长势喜人,绿油油一片

朱红旗手捧萝卜,愁销售

朱红旗手捧萝卜,愁销售

种植药材无果改种萝卜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朱红旗的萝卜田,绿油油的叶子下,红润润的萝卜初露红头。朱红旗用力拔出几个萝卜,个个水灵圆润。“都说菜农种菜不容易,这次我可算是心有体会了。”朱红旗说。

原来朱红旗并不是该村村民,他家住在市区,这也是他第一次种菜。今年2月份,他在侯桥行政村承包了25亩农田,准备种植药材。土地征收后,他如愿以偿,在地里种上了丹参、何首乌这两种中药材,可是,几个月后,他发现地里没有任何动静,埋在地里的丹参、何首乌苗并没有发芽,种植失败。

“任何尝试都有可能失败,之后我也没灰心,觉得土地闲置一季挺可惜,心想着种萝卜吧,省事,长熟了拉到街上就可以卖,于是就种了。”朱红旗说,在种植萝卜前,他也打听了去年的行情,听闻去年行情不错,更加坚定了种萝卜的想法。

萝卜丰收却遇滞销难题

第一次种地,朱红旗对自己的25亩萝卜田也格外用心,萝卜种子撒到地里,多次雇人施肥、浇水,如今到了丰收的季节,萝卜大丰收,朱红旗却乐不起来了。

“你看看水灵灵的大萝卜长得多好,亩产估计可以达到4千斤左右,可以说是大丰收。”朱红旗说,原本他以为,萝卜长出来后根本不愁销售,从地里拉到市场上应该很好卖,可谁知,这几天他到处咨询销售问题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去年市场上萝卜批发价格是每公斤五六毛钱,今年价格太低了,每公斤才三毛多,即便如此,销售的也不好,大批量外销少。”朱红旗说,他还跑了市区几家超市商谈供货问题,可超市的回复也令他无奈,因为超市内萝卜销售情况也不太好,销量少,没办法大批量进货。

不想让大萝卜烂在地里

朱红旗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到目前,每亩地仅种植、施肥、浇水等已投入600元左右,25亩共投入15000元左右。如今,萝卜丰收了,市场批发价格是每公斤3毛钱左右,25亩地共收成10万斤左右,能卖3万元左右。可他雇人把这些萝卜从地里拔出来,再租车运到批发市场,仅人工费和租车费也需要2万多,因此,即便是销售没有问题,他也是瞎折腾。

“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销售商开车到田头拉,这样我的亲戚朋友都能帮忙拔萝卜,减少些人工费和租车费,减少些损失。”朱红旗说,这是他最大的期望。

如今,价格低、销售难问题已经摆在朱红旗眼前,看着一地长势喜人的萝卜,他更不想让一地萝卜全都烂在地里。“瞎折腾就瞎折腾吧,只要能让这些萝卜销售出去就行。”朱红旗无奈地说。

眼下,朱红旗的一地萝卜急寻买家。如果你是销售商,正需采购大量萝卜,或者你想奉献一份爱心,帮助第一次种菜的朱红旗解决销售难题,都可以致电本报热线(5603456),大家一起将“滞销萝卜”变成“爱心萝卜”。(记者 丁静 文/图)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