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凡 搜集整理
在我市谯城区五马镇有个泗合村,原先有一座寺庙,先有的集市,后来才修建了寺庙。这座庙原先叫“四合寺”,是汉光武帝刘秀为它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传说这个小集镇早先无名,但集上居民很善良,待人友爱,诚实无欺,风气淳朴。南来北往的客人路过,没有不为集上的民风赞叹的。
有一年,一个外地客人在集上的小饭馆吃饭时,弄丢了钱袋。钱袋里有一卷银票,数额巨大。等他半年后返回此地,店主歉意地拿出钱袋,一个劲儿埋怨自己,说当时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也骑着驴追过客官,但是没有追上,耽误了客官用钱。店家态度十分诚恳,令客商感动得无话可说。客商打开钱袋,点了点数,竟然一文钱都不少。拿出钱来酬谢店家,店家又分文不取。客人心里感动,无以为报。回家后,广邀同道,筹款出资,为这个小集镇建寺立碑,以示纪念。
庙盖好了,众人为庙起名时,起了争执。有人提议叫“淳风寺”,有人提议叫“贤良寺”,一时争执不下。最后一个老者说:“此地人和风正,古人有‘天、地、人’三才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地天和、地和、人和齐备,再加上我们这些外地客人集资建庙,立下功德,是为‘三和’之外又加一和,客和也。三和加一和,合四为一,不如就叫‘四合寺’。”众人听了齐声赞好。
从此,这个小集镇就叫“四合寺”集。
公元9年,王莽篡了位,王子刘秀在南阳举兵复汉,被王莽带兵追杀。一日,刘秀将部下分作四队,潜往四合寺集合。可巧,刘秀刚到界沟这个地方,天下雨了。夏天的雨本来是“车辙雨”,刘秀这边小雨下得星星点点,不碍赶路。一沟之隔,王莽那边却是“箭杆”急雨,道路泥泞难行,只好驻军扎寨。刘秀和部属赶至四合寺会合,听说王莽被大雨阻隔,龙心大悦,暗叫“天助我也!”
当晚,四合寺当家道长设素斋款待刘秀,饭饱茶足,道长请刘秀题字为念。刘秀看着天上雨丝,提笔写下“泗合寺”三个大字。道士正想询问何意,刘秀说:“这四合寺来历,我早有耳闻,但今日这场雨,助我四路兵马整齐会合,却困住了王莽那贼。这雨水,是天助王师。所以,我给‘四’字前加‘水’,以为今日四路兵马会合纪念,待来日本王成就大业,一定捐助你香火之资。”道长闻言,只好收起题字,谢过。
后来,刘秀称了帝,皇上金口玉言,“四合寺”就改名为“泗合寺”了。
讲述:董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