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批好学校 揽一批好老师我市教育发展打出“组合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晚报-中国亳州网讯  11月27日上午,市教育局举办市教育项目建设暨优秀教育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就今年以来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情况和《亳州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的有关内容向社会进行通报和解读。记者获悉,今年至明年,我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100多所,在加大教育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出台了重金揽才政策,打出“教育项目建设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

今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

发布会首先通报了2018年我市教育项目建设情况。2018年,我市已完成投资2.3亿元,共实施260个“全面改薄”项目,完工校舍114533平方米,运动场76466平方米,购置生活设施1213台(件、套),图书56200册,计算机教学仪器及其他设备26895 台(件、套)。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6所。其中,市主城区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 8所公办小学,5所公办初中。

市主城区建设教育项目分别为:亳州市第四幼儿园、青云分校西校区、拂晓小学元参路校区、六中小学部、十一中小学部、二十中小学部、亳州一小、亳州三小、亳州四小、六中、十一中、二十中、三十一中和三十二中。

此外,亳州幼儿师范学校和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二期工程也已于今年完工,亳州特教学校新校区即将建成使用。

明年还将再建设一批学校

近年来,我市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为满足更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近入学需求,我市又谋划了2019年教育建设项目。

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我市城区教育项目谋划情况,2019年,我市城区(含三县)拟新建25所公办幼儿园、15所公办小学、4所公办初中、2所公办普通高中。其中,市中心城区拟新建公办幼儿园12 所、小学12所、初中3所,计划总投资18.35亿元;三县城区拟新建公办幼儿园13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2所,计划总投资8.4亿元。

“目前,市中心城区教育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和资金预算,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三县教育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扩充城区公办教育资源,更能缓解市民‘入学难’‘入学贵’及学校‘大班额’等问题。”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市教育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说。

重金招揽优秀人才来亳任教

11月17日,我市出台《亳州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以市委办、市政办名义印发。该《办法》明确了引进教育人才的指导思想和适用范围、引进对象的条件及待遇、待遇兑现程序、市内优秀教育人才奖励标准及条件、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保障等内容。

《办法》中,市外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按照规定,市外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分三个层次,即一类人才、二类人才和三类人才。符合条件引进的市外优秀教育人才可获得30万元至80万元的安家费,生活补贴每人每月2000元至5000元不等。

《办法》对市内优秀教育人才也拿出了奖励办法。对获得市级“药都最美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江淮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师德楷模、优秀班主任等称号的我市优秀教育人才,将分别给予5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

揽才政策出台引来咨询不断

发布会还就该《办法》制定的意图、出台过程及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了解读。该《办法》是目前我省市级层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文件,与《亳州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相衔接,是我市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生动实践。

“不仅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兴市、人才强教战略,打造本土教育家,并吸引优秀教育人才来亳任教的力度。”市教育局负责人说。尤其是《办法》中提出的对市内优秀教育人才的奖励,将有效解决我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外流等长期困扰亳州教育发展的难题,对激励我市广大教职工奋发有为、建功立业起到积极作用。

《办法》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耿成华说,相关科室的电话响个不停,不断有咨询者打来电话咨询详细事宜。其中,不乏许多有意向来亳州工作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的还明确表示,近期要来亳州实地考察。(记者 郭玉岩)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