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好农村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四项指标协调发展

本报讯 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原则,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局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加快全市脱贫攻坚步伐,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取得了可喜成绩。

高速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在全面完成683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又提前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1054公里,预计到2019年我市将提前实现规划保留的4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全覆盖。

大力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三级路长体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设置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招募乡村道路专管员,确保实现“有路必管”。同时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投入机制,全面提升道路养护水平。除省补养护资金外,我市按照“1051”标准(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1000元)筹集养护配套资金,市、县按照3:7的比例分担筹措,建立养护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积极构建“一体化”城乡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市以“客车到村”和“公交下乡”为抓手,全面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步伐,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99%,利辛县和涡阳县先后荣获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农村三级物流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全市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四项指标协调发展,成为服务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记者 刘景侠)

(责任编辑:bzbszff)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