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集结”助智障男子回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名智障男子走失,蒙城的志愿者紧急行动。经过线上线下联动寻找,离家5天的男子终于和家人团聚。“感谢好心人!不然,我们这个年就没法过了!”1月2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走失男子的父亲郑同喜激动地说。

“紧急寻人!蒙城有人看到他吗?”1月14日,蒙城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转发一条寻人的消息。走失者叫郑丹丹,35岁,有智力障碍,于1月13日在蒙城城南新区走失。

“当天我和他一起去城南去玩,我骑着电动车在前面走,他骑着自行车跟着。在一个路口拐弯的时候,我发现他没有跟上来。”郑丹丹的父亲郑同喜介绍,可能是身后的一辆公交车挡住了儿子的视线,导致父子走散。

郑同喜在寻找的同时,赶紧通知家人来帮忙。然而,一家人忙碌了一天无功而返。

当天晚上,郑同喜在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第二天,蒙城的多个公众微信号进行转发,蒙城天狼救援队、蒙城阳光公益协会等公益组织也动员他们的志愿者全城寻找郑丹丹。不过,连续三天都没有消息。

1月17日中午,郑家人终于发现了郑丹丹的线索。“通过查找监控,我们发现,那天丹丹顺着蒙蚌路骑着车子一直走,前往了凤台方向。”郑同喜说,儿子平时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说不清家庭住址,如果情绪不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考虑到自己家人的力量有限,他们就向蒙城阳光公益协会求助。

“考虑到如果丹丹到了凤台,不会交流,又没吃饭,可能会被当地的公安或者民政部门发现。”蒙城阳光协会负责人孙峰介绍,他就跟凤台救助站进行了联系。没想到,郑丹丹就在救助站。

原来,郑丹丹到了凤台以后,没多久就被当地派出所民警发现了,然后送到了救助站。由于说不清楚家庭住址,凤台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无法送他回家。当天下午1时许,凤台救助站工作人员开车把郑丹丹送回了蒙城。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丹丹从车内冲出,像个孩子一样哭着一把抱住正在焦急等待的爸爸……经过5天的辗转寻找,家人终于团聚。

1月24日,郑同喜一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蒙城阳光公益协会办公室,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如果不是这么多好心人帮我们找人,我们一家人连这个年都过不好。”郑同喜说,以后他们会好好看护丹丹,防止这样的意外再次发生。 (蒋加磊)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