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磕辞岁头更重亲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除夕是春节中最热闹、隆重的日子。早上,全家便行动起来贴春联,房前屋后、院前院内,一片红彤彤的景象。老人们乐呵呵地在一旁指挥着,示意多贴点,嘴里说着“春联越多,以后的日子越红火”之类的话。

贴完春联就是包饺子、烧香敬神。上午包的饺子须是肉馅的,是为当天中午的主食准备的。下午还要再包一次素馅的饺子,称之为“汤”,是为年初一早上的主食而备。妈妈每年都会将一枚小小的硬币包进其中一个饺子中,称为“钱饺子”,上面还要用面皮做成钱串子覆盖。而我们每个人都很期待自己能吃到那唯一的钱饺子,如此,来年便可得好运。当然,饺子出锅后,首先要盛出几个放在供桌上敬神,若是这枚钱饺子被神吃到了,全家都会有好运。

对于孩子和老人而言,最期待的还是晚上。晚饭前,大家庭中的所有孩子们都要到长辈家去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才给压岁钱。这其中还有一些讲究,晚辈带上全家,不能空手,须得拿着事先备好的礼品,逐一登门,到爷爷奶奶、叔叔大伯等长辈家去磕辞岁头。若是去爷爷奶奶家,除了礼品外,还要拿着馒头、端着丸子、合碗肉等年饭,以示孝敬。各家也都会拿出各种零食招待,每家桌子上几乎都摆满了盘装的吃食,兄弟姐妹、堂哥堂弟等,你来我往,吃着零食,聊着闲话,好不热闹。

当然,最重要的环节还是磕辞岁头,寓意辞旧迎新。各家老人们等在正堂,正襟危坐,依次接受晚辈们的叩头。晚辈们则毕恭毕敬,逐一跪在老人膝前,行叩首大礼。礼毕,老人笑嘻嘻地掏出红包,给晚辈们发压岁钱,并送上几句祝福的话语。

小时候,我不懂,总是缠着爸爸妈妈问:为何邻居家的小朋友们都没有除夕磕辞岁头的规矩,就我们家有呢?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这个习俗已经传了很多辈,磕头只是一种形式,礼节背后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亦有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期望。(郭玉岩)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