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四届十二次常委会议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专题协商会召开
汤涌春节前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汤涌调研社区委员联络室工作开展情况
汤涌带队到市公交公司调研
汤涌深入亳州市新科药材种苗生产有限公司调研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亳州之友联谊会北京迎春座谈会召开
2018年是我市锐意进取、拼搏赶超、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的一年,也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聚焦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唯一
省内唯一开展党政主要领导
领衔督办提案活动的地级市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471件,审查立案445件,经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筛选、主席会议审议,确定11件重点提案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政协主席、政协副主席领衔督办。2018年,我市首次开展了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提案活动,由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受到省政协表扬。我市也是全省唯一开展党政主要领导督办提案活动的地级市。
首次
探索路径提高民主监督成效
2018年,市政协常委会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紧扣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新要求,锐意探索创新,勇于担当作为,首次将重要民主监督议题列入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并运用监督性调研形式,对监督议题开展持续跟踪监督,探索了提高民主监督成效的新形式、新路径。
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继续推行主席、副主席领衔协商督办重点提案、专委会协商督办重要提案制度,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创办《重要提案摘报》14期,报送党政负责同志阅研,有8期得到批示。加强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全年征集社情民意信息113条,编报《社情民意》内刊11期,有6期得到批示。
8个
协商建言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围绕中心工作,着力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去年,市政协牵头组织8个重点议题的协商,重点围绕事关亳州改革发展大局,特别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汇集智慧、建言献策。这8个议题分别是: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推进亳州市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构建防范返贫长效机制,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落实“河长制”工作职责。这些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形成的建议案和专题协商形成的意见建议,都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大部分意见建议得到吸纳办理。其中,市政协围绕“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协商建言。会议共征集协商发言材料62篇,形成的建议案提出意见建议29条,为编制“世界中医药之都”发展规划,推动中医药产品制造、全球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世界中医药文化传承四大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
100%
提案质量提升办复满意率高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473件,经审查立案445件,其中委员提案353件,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案89件,专门委员会提案3件。截至2018年10月底,所有提案均已办复。提案者对提案办理工作都给予积极评价,对答复意见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在立案提案中,涉及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64件,占36.9%,内容涉及招商引资、城乡建设、电子商务、结构转型、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等;涉及政治建设方面提案50件,占11.2%,内容涉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治市、党风廉政建设等;涉及文化建设方面提案80件,占18%,内容涉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等;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29件,占6.5%,内容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河长制、大气污染防治等。
5158人次
委员进社区组织开展为民服务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立社区委员联络室73个,市、县(区)政协委员中有5158人次参与了活动,蒙城县政协还鼓励2名委员建立了委员个人工作室,较好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民情民意、助推社区发展建设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市政协履行职能中一项有特色、有作为、有影响的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市政协及时总结全市委员进社区试点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外地先进做法,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委员联络室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四项工作内容”“五种活动形式”,全面推开了社区委员联络室建设和委员进社区工作。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同志实地调研谯城区汤陵社区委员联络室建设后给予了充分肯定,省政协将我市这项工作列入全省政协特色工作联系点予以关注和支持。
3.1亿
超额完成年度招商工作任务
招商引资事关全市发展。去年以来,市政协积极作为,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发挥优势投身招商,向商家推介亳州,全力筑巢引凤。以“亳州之友”联谊会为平台,在海口、郑州举办招商恳谈会,广泛联谊“亳州想着的人和想着亳州的人”,宣传推介亳州,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关心亳州,建功立业亳州。全年引进项目4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总投资3.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招商工作任务。同时选派精兵强将参加了全市精准扶贫、秸秆禁烧、环保督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专项检查等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
9年
履职为民持续投身脱贫攻坚
在2018年的扶贫工作中,市政协除围绕脱贫攻坚履行协商建言、民主监督职能外,连续第9年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连续第4年举办“扶贫慰问月”“捐资助学月”活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了实际问题。如市工商联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中,组织176家企业对314个贫困村、2.11万贫困人口进行持续帮扶。截至去年10月,累计投资产业扶贫项目1.96亿元、发放就业扶贫工资211万元、组织捐款捐物247万元、解决技能扶贫资金225万元,有力助推了扶贫攻坚行动。同时积极做好扶贫“双包”工作,主席会议每月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如期实现所包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年4位党外副主席带领各自界别委员和党派成员,累计开展120次脱贫攻坚监督活动,走访323个自然村、1130户贫困户,发现问题184个,形成专题汇报材料112份,提出意见建议164 条,有效促进了相关问题的及时整改落实,为我市精准脱贫攻坚取得优异战绩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市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8条
多点瞄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政协针对农村环境存在的“脏乱差”问题,组成两个调研组深入三县一区18个乡镇(街道)、36个村实地调研,并组织号召各县(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广大委员联动调研,全面了解垃圾、污水、厕所整治情况,召开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广泛汇集各方智慧。会议共征集调研报告、协商发言材料68篇,从强化细化垃圾分类举措、推进垃圾整治城乡一体化、提高改厕和污水治理成效等9个方面,汇总整理出意见建议28条,并以建议案的形式报送市委。市委书记汪一光和分管负责同志分别阅研和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细化具体措施,指导县区优化路径,提高质量,形成长效”。
去年7月份以来,市各民主党派进一步拓展监督领域,开辟环保监督新战场,着力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核查验收、市县中心城区网格化环境精准治理、河长制专项治理等工作,开展常态化民主监督,通过采取“四不两直”、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推动了一些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 (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