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亳州晚报报道,2019年新学期开始,利辛县多所农村学校出现了县城或外地转来的学生。近三年来,该县共有8000多名学生“回流”到了农村学校。笔者认为,学生“回流”农村学校,是家长和学生用脚对当地教育均衡发展的肯定和赞扬,更是从“有学上”进入“上好学”这个时代见证的鲜活表达。
曾经,中小学生呈现从农村向城市单边流动的趋势,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区学校人满为患,一桌难求;农村孩子求学成本增加、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教师“军心不稳”……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无论城乡,均有不满情绪。究其根源,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学校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城里的学校逊色不少,此种情况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自然不愿意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学校。
学有所教,“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而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则是实现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的重要前提。
从“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一系列教育均衡发展举措的推动下,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曾经外出求学的孩子们陆续回来了!根据利辛县教育局的统计,从2016年到2018年,有大约8000名学生陆续“回流”到了农村学校。“回流潮”的背后,是农村学校吸引力的增强,这离不开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真金白银的投入。仅2018年,利辛县就投资16.6亿元,在农村集镇新建学校22所,改善学校421所;新招教师823人,引进、交流轮岗教师近千人……
“好”的教育,公平是基础,质量是保证,这必须靠民众的满意度来检验。8000多名孩子用返乡就读的实际行动,表达出他们对“在家门口上好学”的肯定和赞扬,也更加坚定了教育均衡化的工作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看到农村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之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当前城乡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上好学”三个字任重道远。这就需要我们朝着目标,继续前行,勠力同心,奋力拼搏,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不负广大民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待。(蒋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