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理论舆论 厚植厚培文化文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做大做强理论舆论 厚植厚培文化文明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健康发展 

亳州晚报-亳州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做大做强理论舆论,厚植厚培文化文明,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理论武装在深度推进中向广度拓展

我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常态化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广泛开展“六团六进”基层宣讲活动6300余场,受众40余万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推开,全市建成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700个。组织开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纪念活动。

意识形态工作在强化管理中不断巩固

我市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到“九个纳入”,对57家单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巡察。首次举办全市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编发《意识形态工作应知应做要点》《意识形态工作应知应会》。健全网络舆情引导、回应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多起热点敏感舆情。

新闻舆论工作在突出重点中全面加强

我市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先后策划组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30多项重点专题宣传。全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发稿22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发稿19篇;在省主要新闻媒体发稿1200余篇。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省率先挂牌。农村广播宣传做法获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十大创新范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蓬勃开展中持续深化

我市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工作,评出“亳州好人”67人,入选“安徽好人”20人、“中国好人”15人。开展“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18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深入推进“五大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125个。

文化建设在打造精品中繁荣发展

我市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成11个贫困地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627个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推出梆剧《筑梦家园》《春暖花开》《秋分》等一批优秀剧作。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635场、送戏进敬老院300场、送电影下乡20739场,组织扶贫文艺宣传演出79场。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25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大力推进北关历史街区等批重点项目建设。(陈显锋)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