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社团成员指导孩子们学习魔方
有这样一群孩子,在各自的校园里,他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创办了诗联社团;他们怀着对创新的憧憬,创办了科技社团;他们怀着对公益的热忱,创办了志愿者社团……为了让更多有梦想的同学加入这些社团,他们想点子、开社课、搞活动。在经历了失败的落寞和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长大了,成熟了,而曾经的汗水、眼泪和笑靥都将化成最美丽的青春记忆,积淀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双手转动如飞,各种颜色随着转动不停变换,仅仅几十秒钟就将一个零乱的魔方还原过来。打乱后,再还原,打乱还原的同时还伴随着双手拧和单手拧,各种变换着方法的挑战,这样的情形每周都能在亳州学院的凌云魔方社团看到。在这里几十名喜欢魔方的同学聚在一起,相互挑战交流,寻找魔方带来的乐趣。
颜色旋转中寻找“还原”乐趣
“我们这里有2阶魔方、3阶魔方、4阶魔方还有更高等级的魔方以及比赛专用魔方。最简单起步阶段练习的就是2阶魔方。”4月15日,在亳州学院的凌云魔方社团里,现任会长邵杰正趁着休息时间,整理社团活动室里的魔方。
魔方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的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是一项风靡世界的手部极限运动。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
作为魔方社团的会长,邵杰最早接触魔方是初中的时候,一次课间偶然看到班上有同学在玩,9面的魔方在同学手里如同变魔术一样,从打乱到恢复原样只需几十秒的时间。因觉得好奇邵杰就跟着同学一起玩,没想到这一玩就上了瘾。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有魔方社团,就立刻加入了社团。
魔方玩转全靠心算
记者了解到,起初学校的魔方社团由广大魔方爱好者自发组成,给魔方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后来又以此为中心开展各种益智活动,社团人数最多时能达到60多人。
那么,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小图块,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还原呢?邵杰介绍,其实玩魔方有固定的公式,也就是外人所说的“诀窍”,在外行人眼里看似杂乱无章的魔方,在“魔友”看来都是一个个运算和公式。若想快速还原,就要考验反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对公式的熟练程度。
若想玩好魔方,最基本的就要掌握上百个公式。那么多公式,怎么才能记下来?“记公式只能一边玩一边记,不停地重复,到最后手一碰到魔方,就能自动产生反应。”邵杰说,魔方可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记忆反应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变得很好,对日常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让益智游戏代替电子产品
“魔方快速还原过程中必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手部运动协调及思维的高速运转。”邵杰说,魔方的练习是对意志的磨砺,在手和大脑协调配合的过程中实现对智力的开发。它能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想要玩好魔方需要特别好的心理素质,能让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静下心来,对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有帮助。”凌云魔方社团成员杨瑞滢说,魔方便于随身携带,其变化是所有益智玩具中最多的,只要将娱乐和学习时间安排好,肯定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发展。
如今,在凌云魔方社团里,除了有固定的社团成员外,每逢周末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小孩子们。他们在一群大哥哥、大姐姐的指导下,静下心来练习魔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