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这样“致青春”
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侧记
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会场
青春是什么?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家俊说,奋斗与奉献是不变的青春气质。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传承五四精神?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何宏魁说,五四运动虽已过百年,但五四精神永远绽放光芒。新时代青年奋斗的方式不同,但奋斗的成色如一。
是的,穿越一个世纪的沧桑,五四精神依然绽放光芒,在亳州大地上回响。
5月6日下午,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召开。全省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历届亳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创业之星”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的获奖代表,高校、企业、机关等各行业系统基层一线青年代表,部分青联代表参加会议,张建影、何宏魁、刘辉、宋代嵩、支涛、朱丽、潘家俊、赵丹丹(华一)、李媛媛等9名青年进行了座谈发言,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他们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都高擎五四精神火炬,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书写着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之歌。
青年代表在发言
五四精神的时代光芒
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青年一代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承。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亳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丽在发言中说,青年作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她将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用红色文化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建设国家与复兴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
“能够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代表共同交流,我感到无比幸运,很幸福、很振奋!”来自亳州市谯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刘辉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并有幸受邀参加了4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
在全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上,他分享了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感想。他说,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他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青年朋友,传递更多正能量。用志愿服务行动践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身为亳州人,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成了传承亳文化。”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华佗五禽戏第59代传承人华一说。
青年代表在发言
一脉相承的青春力量
时代变迁,但青春力量一脉相承。
“每一天,我都在宁静的环境中读书,在丰富的活动中提升自己,在灿烂的阳光下感受最热烈美好的青春。每一天,我都动力满满,校园中的一切正引领我更好地发展。我时刻感激新时代的馈赠,我能做的,就是奋斗不息,砥砺前行。”来自亳州一中高二(3)班的李媛媛说。
作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华一和协会的其他人员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推广华佗五禽戏,让更多的人了解五禽戏,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华一说,亳文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做好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大力挖掘区域特色非遗文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近几年,华一在推广五禽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她把古琴、太极、瑜伽等元素与五禽戏融合起来,让传承数千年的非遗焕发出别样光彩。华一说,希望携手更多的青年人,共同承担起弘扬亳文化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何宏魁自201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把现代科技引入到传统生产工艺中去,为传统白酒植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推动白酒行业提质升级。他和团队创新研发的“一种生态酿造浓香型大曲酒酒窖的建造技术”成功应用于古井产业园6720条窖池建造工程,使成本降低30%,原酒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创新研制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曲房综合管控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监控和精细化生产,该技术成果被推广应用于国内多家知名白酒企业,促进了传统白酒产业升级。
青年代表在发言
奋斗的青春成色如一
当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传承五四精神?青年代表们的回答是:奋斗。
“对我来说,传承五四精神,就是到基层去,到人民中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亳州新能源学校团委书记、利辛县望疃镇芦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宋代嵩说。作为一名党员和青年团干部,去年他主动递交了申请书,成为利辛县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的一员,任望疃镇芦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芦沟村位于利辛、蒙城两县交界处,距离县城远,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比较单一,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如何脱贫?如何振兴?为了了解详细情况,宋代嵩甘做“小学生”,走村串户,听民声、察民情,做足功课后,他认为,要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优势和能人带头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他带领贫困户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抱团发展蘑菇产业。去年,这一项目共带动5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贫困户共获益15万元,为村集体带来5.5万元收益。同时,宋代嵩引进泥鳅养殖项目,草皮种植项目,红芋种植、粉丝深加工项目,大白鹅规模化养殖项目、甜瓜种植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带领村民甩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传承五四精神,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何宏魁在发言中说。
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家俊在创业中一路打拼,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公司从组建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人,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穿越百年光阴,奋斗与奉献是不变的青春气质,爱国与进步是永恒的青春航标。”潘家俊说。
新时代青年奋斗的方式不同,但奋斗的成色如一。
奋斗的青春永远不会老去。